Flask框架各种常见装饰器示例
本篇章节讲解Flask框架各种常见装饰器。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效果类似django的process_request的装饰器 @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args,**kwargs): print('请求之前') ''' 如果允许通过访问,可以return None 该装饰器装饰的函数如果有return其他内容则直接结束访问, 效果有点类似django的process_reqeust中间件方法。 比如通过这个装饰器写登陆验证,判断其是否有session,没有则不允许访问,有则继续访问 然后通过request.path判断访问的函数,如果是登陆(白名单)则通过。 request.url 是完整的url request.path是域名后面的url正则 ''' if request.path == '/login': return None user = session.get('user_info') if user: return None return redirect('/login') 类似process_response @app.after_request def after(response): #效果和process_response是一样的,必须有返回值,没有则报错。 print('我走了') return response flask中间件装饰器执行顺序。 如果多个 那么执行顺序也和django类似,
如果在 直接从最后一个 自定义错误页面: @app.error_handlers(404) def error_404(arg): '''自定义错误页面,根据状态码定制''' return "404错误啦" 模板中定制方法: 前端直接调用后端函数的装饰器: @app.template_global() def xx(a1,a2): return a1+a2 ''' 这个装饰器的作用就是,可以在前端直接通过{{ xx(1,2)}}来调用后端的这个函数。 ''' 相当于filter的装饰器 @app.template_filter() def db(a1,a2,a3): return a1+a2+a3 ''' 效果和django的Filter相似,前端渲染的时候需要注意写法 {{ 1|db(2,3)}} 1是第一个参数,后面是2,3参数。 ''' 第一次来请求操作的装饰器: @app.before_first_request def first(*args,**kwargs): pass ''' 只有第一次请求时候才执行的函数装饰器 ''' Flask的中间件一般感觉用处不大,不如装饰器方便 通过重新复制 重写这个类的 更多关于Python相关内容可查看本站专题:《Python入门与进阶经典教程》、《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教程》、《Python函数使用技巧总结》、《Python字符串操作技巧汇总》及《Python文件与目录操作技巧汇总》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 字典迭代Python
- python-2.7 – 如何在Tensorflow中使用CheckpointReader恢复
- Python函数相当于R的`pretty()`?
- 是否有Python等效的Groovy / Grails for Java
- 如何将gRPC服务器/客户端部署到heroku?
- 在numpy.sum中没有清楚地理解python – axis = 0
- python基础--=、==和is
- day81:luffy:课程分类页面&课程信息页面&指定分类显
- python – 从Seaborn / Matplotlib中的颜色条中删除最低颜
- python list中append()与extend()用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