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管理软件之殇-阿朱
转载的阿朱的文章,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写了点感触 中国企业信息化行业近10年内,钱花了上千亿,但: 1、软件商的开发能力没有明显提升2、项目实施、项目管理水平没有明显提升 3、客户应用水平没有明显提升
都是上信息化的企业多了,使用软件的终端操作用户人数也多了,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的投资多了,信息化作用信息化价值理解的人多了(但真正深刻懂信息化的优点和缺点的人少),应用多了,应用比过去深点了(十年再不深点真说不过去了)
再深入想一层,与中国企业信息化相对应的中国企业近10年内又有什么明显长进呢? 不就是企业数量又多了些,企业规模大了,从业员工多了,能自己做的东西多了(过去多做外围周边),配套环境(原材料配件、物流、销售渠道、支付结算)更成熟更配合流畅了。 但: 1、欧美遭受经济危机,欧美老百姓失业,消费谨慎、紧缩、减弱 2、欧美设立更多的贸易规则、诉讼,更苛刻的安全与高质量材料要求 3、欧美设立更多的关税 4、国内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仓储成本、人工成本增长迅速 5、国内消费者受生活成本、房子成本、看病成本、教育成本、社会保障制度薄弱并且不完善有后顾之忧,消费谨慎、紧缩 6、各级各种的税、费、灰色卡拿要增多 7、国有银行贷款紧缩,地方商业银行受地方政府地方债牵连暗潮汹涌,资本市场疲软,民间资本或私募风投嫌中国传统企业利润薄不愿意资金投入支持 在近10年内(2000-2010年),这一个剪刀差不断愈演愈烈。
中国企业尚且如此,给中国企业做配套管理工具的软件服务商又能如何? 通过精细化流程优化动作分解持续监控打磨改进管理、量化关键节点指标与结果KPI管理、IT打通链条透明共享信息推动协作管理,中国企业能否减少制造损耗、时间效率损耗、资金周转损耗,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 答案是,是的。 但为什么还是软件商的开发能力没提升、项目实施项目管理没提升、企业的应用水平也没提升? 很多做互联网的人说,你看我们,初期一分钱都没收入,就靠风投持续砸钱,没有风投我们就死了,而且大多数互联网创业的都很难找到风投,所以死亡率非常高。你看你们做企业管理软件的,很容易就拿到项目,而且每个项目都上百万,这多好。 嗯,看到了贼吃肉没有看到贼挨打。我们看看本土人数最多的专门做企业管理软件的厂商,人数够一万人吧,成立也20年了,但销售额才大约30亿。而且企业管理软件厂商回款慢、销售成本高、实施成本高、运维成本高,所以利润能剩下多少。如果不是股市资金,如果不是其他投资,如果不是国家扶持,如果不是软件公司退税,如果不是这些,前途还真不好说。
再看看腾讯、阿里、百度、盛大、新浪这些企业,人数多少,年销售额多少,利润多少。 我们再看看在外企的中国人才。我们再看看前赴后继的创业人才。 不少人看企业管理软件行当说:“你们那个行当,干的累,挣钱少”。也就是说,同样都是搞开发编代码,或许都是同样累,但拿到的回报相对少。 为什么回报相对少,因为企业管理软件行业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成本没法和互联网公司比。 所以同样都是搞开发编码,同样累,那还不如找个工资高的。 所以,没有有规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企业管理软件行当干个屁啊。如果加个索引还得靠SQLServer索引推荐工具,手工自己建个索引都不知在什么字段上建,哪还搞个屁啊。 ”问题出来了“ :人均收入低,导致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少; 这也是多年软件商和企业双方都水平没怎么提高的原因。作为同样的原因,中国企业利润刀片薄,现在剪刀差一加剧就纷纷倒地,哪还有人才往中国企业跑,谁还不得往外企、垄断企业、事业单位、政府跑啊。你看,中国企业,大多数还在靠农民工在支撑。如果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大部分员工都是大学生,即使大学生素质技能再比现在的大学生差,那也水涨船高会比现在更有竞争力。 OK,怎么提高中国企业收入、利润,怎么提高中国企业管理软件企业收入、利润,这似乎是一个双生的难兄难弟。没有收入没有利润就不可能人才吸引回流。 提高企业收入,从而提高企业管理软件企业收入?虽然资源行业里垄断国企利润丰厚,但我们的项目合同额、项目难度、项目要求也不是很乐观。 我觉得我们企业应该首先把眼光放到自身,如何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质量,完成更多的项目,并且以更低的成本(当然不能通过压榨生产人员成本来取得);生产力的提高,和团队素质,团队水平等有着极大的关联。 帮助了中国企业,也就相当于中国企业管理软件企业,皮之不存毛何附焉的道理。 节成本提效率,上面谈到了有效手法:精细化流程优化动作分解持续监控打磨改进管理、量化关键节点指标与结果KPI管理、IT打通链条透明共享信息推动协作管理 扩大销售的有效手法:开展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快。而快的基础是流程优化打通整个供应链、IT连通整个供应链。整个链条不通不流畅,那快不起来。所以电子商务要想搞好的本质核心还是做好企业内部、企业上下游的管理与IT。 所以,用管理+IT帮助中国企业成长,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带来收入利润增加反哺软件服务商,软件服务商增收就可以吸引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