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http://www.2cto.com/kf/201503/382691.html
闭包的概念
在Lua中,闭包(closure)是由一个函数和该函数会访问到的非局部变量(或者是upvalue)组成的,其中非局部变量(non-local variable)是指不是在局部作用范围内定义的一个变量,但同时又不是一个全局变量,主要应用在嵌套函数和匿名函数里,因此若一个闭包没有会访问的非局部变量,那么它就是通常说的函数。也就是说,在Lua中,函数是闭包一种特殊情况。另外在Lua的C API中,所有关于Lua中的函数的核心API都是以closure(而非function)来命名的,也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延续。在Lua中,函数是一种第一类型值(First-Class Value),它们具有特定的词法域(Lexical Scoping)。
function Create(n)
???
local function foo1()
??????
print(n)
end
local function foo2()
n = n +
10
end
???
return
foo1,foo2
end
?
f1,f2 = Create(
2015
)
f1() -- 打印
2015
?
f2()
2025
?
f2()
2035
|
注意上面的例子中,闭包f1和f2共享同一个upvalue了
闭包在创建之时其upvalue就已不在堆栈上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这是因为内嵌函数能引用更外层外包函数的局部变量: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function Test(n)
???
local function foo()
??????
local function inner1()
?????????
print(n)
end
local function inner2()
n = n +
10
end
??????
return
inner1,inner2
end
???
foo
end
t = Test(
2015
)
f1()??????? -- 打印
2015
?
f2()
2025
?
g1,g2 = t()
g1()??????? -- 打印
2025
?
g2()
2035
?
2035
|
注意上面的执行的结果表明了闭包f1、f2、g1和g2都共有同一个upvalue,这是因为在创建inner1,inner2这两个闭包被创建时堆栈上根本未找到n的踪影,而是直接使用闭包foo的upvalue。t = Test(2015)之后,t这个闭包一定已把n妥善保存好了,之后f1、f2如果在当前堆栈上未找到n就会自动到他们的外包闭包的upvalue引用数组中去找,并把找到的引用值拷贝到自己的upvalue引用数组中。所以f1、f2、g1和g2引用的upvalue实际也是同一个变量,而刚才描述的搜索机制则确保了最后他们的upvalue引用都会指向同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