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C++编程中的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局部变量 在一个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是内部变量,它只在本函数范围内有效,也就是说只有在本函数内才能使用它们,在此函数以外是不能使用这些变量的。同样,在复合语句中定义的变量只在本复合语句范围内有效。这称为局部变量(local variable)。如: 对局部变量的一些说明: 1) 主函数main中定义的变量(m,n)也只在主函数中有效,不会因为在主函数中定义而在整个文件或程序中有效。主函数也不能使用其他函数中定义的变量。 2) 不同函数中可以使用同名的变量,它们代表不同的对象,互不干扰。例如,在f1函数中定义了变量b和c,倘若在f2函数中也定义变量b和c,它们在内存中占不同的单元,不会混淆。 3) 可以在一个函数内的复合语句中定义变量,这些变量只在本复合语句中有效,这种复合语句也称为分程序或程序块。 4) 形式参数也是局部变量。例如f1函数中的形参a也只在f1函数中有效。其他函数不能调用。 5) 在函数声明中出现的参数名,其作用范围只在本行的括号内。实际上,编译系统对函数声明中的变量名是忽略的,即使在调用函数时也没有为它们分配存储单元。例如: int max(int a,int b);//函数声明中出现a、b int max(int x,int y) //函数定义,形参是x、y { cout<<x<<y<<endl; //合法,x、y在函数体中有效 cout<<a<<b<<endl; //非法,a、b在函数体中无效 } 编译时认为max函数体中的a和b未经定义。 前面已介绍,程序的编译单位是源程序文件,一个源文件可以包含一个或若干个函数。在函数内定义的变量是局部变量,而在函数之外定义的变量是外部变量,称为全局变量(global variable,也称全程变量)。全局变量的有效范围为从定义变量的位置开始到本源文件结束。如: p、q、c1、c2都是全局变量,但它们的作用范围不同,在main函数和f2函数中可以使用全局变量p、q、c1、c2,但在函数f1中只能使用全局变量p、q,而不能使用c1和c2。 在一个函数中既可以使用本函数中的局部变量,又可以使用有效的全局变量。 对全局变量的一些说明: 2) 建议不在必要时不要使用全局变量,因为: 3) 如果在同一个源文件中,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同名,则在局部变量的作用范围内,全局变量被屏蔽,即它不起作用。 变量的有效范围称为变量的作用域(scope)。归纳起来,变量有4种不同的作用域、文件作用域(file scope)、函数作用域(function scope)、块作用域(block scope)和函数原型作用域(function prototype scope)。文件作用域是全局的,其他三者是局部的。 除了变量之外,任何以标识符代表的实体都有作用域,概念与变量的作用域相似。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