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禅》之代理模式
一、代理模式的定义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代理模式也叫委托模式,它是一项基本设计技巧。许多其他的模式,如状态模式、策略模式、访问者模式本质上是在更特殊的场合采用了委托模式,而且在日常的应用中,代理模式可以提供非常好的访问控制。如Struts2的Form元素映射就是采用了代理模式。 1.Subject抽象主题角色抽象主题类可以是抽象类也可以是接口,是一个最普通的业务类型定义,无特殊要求。 2.RealSubject具体主题角色也叫做被委托角色、被代理角色。它才是业务逻辑的具体执行者。 3.Proxy代理主题角色也叫做委托类、代理类。它负责对真实角色的应用,把所有抽象主题类定义的方法限制委托给真实主题角色的实现,并且在真实主题角色处理完毕前后做预处理和善后处理工作。 二、代理模式的应用1.代理模式的优点(1)职责清晰真实的角色就是实现实际的业务逻辑,不用关心其他非本职责的事务,通过后期的代理完成一件事务,附带的结果就是编程简洁清晰。 (2)高扩展性具体主题角色是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的,只要它实现了接口,不管它如何变化,都逃不脱接口,那我们的代理类完全就可以在不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使用。 (3)智能化动态代理可以体现出来 2.代理模式的使用场景结合现实生活,以打官司为例,打官司为什么要找个律师?因为你不想参与中间过程的是是非非,只要完成自己的答辩就成,其他的如事前调查、事后追查都由律师来搞定,这就是为了减轻你的负担。SpringAop,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动态代理。 三、最佳实践代理模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到一个系统框架、企业平台,小到代码片段、事务处理,稍不留意就用到代理模式。 注意: github示例代码:https://github.com/developers-youcong/DesignPatternPractice/tree/master/Proxy 此章有待补充普通代理、强制代理、动态代理……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