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禅》之六大设计原则下篇
本文主要讲迪米特法则和开闭原则。 一、迪米特法则1.定义迪米特法则也称最少知道原则,虽然名字不同,但描述的是同一个规则: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有最少的了解。通俗地讲,一个类应该对自己需要耦合或调用的类知道得最少,你(被耦合或调用的类)的内部是如何复杂都和我没关系,那是你的事情,我就知道你提供的这么多public方法,我就调用这么多,其他的我一概不关心。 2.迪米特法则对类的低耦合提出明确的要求4层含义如下: (1)只和朋友交流迪米特法则还有一个解释是:只与直接的朋友通信。 什么叫直接的朋友? 注意: (2)朋友间也是有距离的人和人之间是有距离的,太远关系逐渐疏离,最终形同陌路;太近就相互刺伤。对朋友关系描述最贴切的故事就是:两只刺猬取暖,太远取不到温暖,太近刺伤对方,必须保持一个既能取暖又不刺伤对方的距离。迪米特法则就是对这个距离进行描述,即使是朋友类之间也不能无话不说,无所不知。 注意:迪米特法则要求类”羞涩”一点,尽量不要对外公布太多public方法和非静态的public变量,尽量内敛,多使用private、package-private、protected等访问权限。 (3)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方法:放在本类中也可以,放在其他类中也没有错,那怎么去衡量呢?你可以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如果一个方法放在本类中,既不增加类间关系,也对本类不产生负面影响,那就放置在本类中。 (4)谨慎使用Serializable3.最佳实践迪米特法则的核心观念: 二、开闭原则1.定义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注意: 变化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类: (1)逻辑变化只变化一个逻辑,而不涉及其他模块,比如原有的一个算法是ab+c,现在需要修改为ab*c,可以通过修改原有类中的方法的方式来完成,前提条件是所有依赖或关联类都按照相同的逻辑处理。 (2)子模块变化一个模块变化,会对其他的模块产生影响,特别是一个低层次的模块变化必然引起高层模块的变化,因此在通过扩展完成变化时,高层次的模块修改是必然的。 (3)可见视图变化可见视图是提供给客户使用的界面,如JSP程序、Swing界面等,该部分的变化一般会引起连锁反应(这个连锁反应,我相信使用过JSP作为视图层的朋友们都深有感触) 2.为什么要采用开闭原则都说开闭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重要性: (1)开闭原则对测试的影响(2)开闭原则可以提高复用性(3)开闭原则可以提高可维护性(4)面向对象开发的要求3.如何使用开闭原则(1)抽象约束抽象是对一组事物的通用描述,没有具体的实现,也就表示它可以由非常多的可能性,可以跟随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可以约束一组可能变化的行为,并且能够实现对扩展开放,其包含三层含义: (2)元数据控制模块行为尽量使用元数据来控制程序的行为,减少重复开放。 什么是元数据? (3)指定项目章程在一个团队中,建立项目章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章程中指定了所有人员都必须遵守的约定,对项目来说,约定优于配置。 (4)封装变化对变化的封装包含两层含义: 封装变化,也就是受保护的变化,找出预计有变化或不稳定的点,我们为这些变化点创建稳定的接口,准确地讲是封装可能发生的变化,一旦预测或”第六感”发觉有变化,就可以进行封装,23种设计模式都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变化进行封装的。 4.最佳实践我们在使用开闭原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