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李大同 (https://www.lidato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23中设计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

发布时间:2020-12-13 20:56:46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抽象工厂模式的定义 定义: 为创建一组相关或互相依赖的对象提供一个接口,而且无须制定它们的具体类 抽象工厂模式的实现 两个产品族,其类图如下: 抽象产品类代码如下: 产品A的1级和2级类代码如下: 产品B与产品A类似 抽象工厂类 AbstractCreator 的职责是定义

抽象工厂模式的定义

定义: 为创建一组相关或互相依赖的对象提供一个接口,而且无须制定它们的具体类

抽象工厂模式的实现

两个产品族,其类图如下:

23中设计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

抽象产品类代码如下:

23中设计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

产品A的1级和2级类代码如下:

23中设计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

产品B与产品A类似

抽象工厂类 AbstractCreator 的职责是定义 每个工厂要实现的功能,其代码如下:

23中设计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

如何创建产品,则是由具体的实现类来完成的,Creator1 和 Creator2代码如下:

23中设计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

这样在使用时,我们只要知道它的工厂方法就可以直接产生一个产品对象,无需关心它的实现类

抽象工厂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如下;

  1. 封装性,每个产品的实现类不是高层模块要关心的,他只要关心接口、抽象,不关心对象是如何创建的. 如何创建由工厂负责.
  2. 产品族内的约束为非公开状态. 抽象工厂模式应该有一个约束,每生产一个A产品,同时生产2个B产品,这样的生产过程对调用工厂类的高层模块来说是透明的,高层模块不需要知道这个约束,只要给出一个具体的产品即可

缺点如下:

  1. 产品族扩展非常困难.例如,要增加一个产品,抽象工厂类要增加一个方法,其所有实现类都要增加方法,这严重违反了开闭原则. 修改之后,只要与这段代码有关系,就有可能产生影响

注意: 我们说抽象工厂模式的产品族扩展比较困难,但是产品等级扩展是非常容易的,增加一个产品等级,只要增加一个工厂类负责新增加出来的产品生产任务即可.

抽象工厂模式的使用场景

一个对象族(或是一组没有任何关系的对象)都有相同的约束,则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

例如一个文本编辑器和一个图片处理器,都是软件实体,但是Unix下的文本编辑器和Windows下的文本编辑器虽然功能和界面都相同,但是代码实现是不同的,图片处理器也有类似情况. 也就是具有了共同的约束条件: 操作系统. 于是我们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产生不同操作系统下的编辑器和图片处理器


抽象工厂模式是一个简单的模式,使用的场景非常多,在软件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不同操作系统的时候,都可以考虑使用抽象工厂模式,例如一个应用,需要在三个不同平台(Windows,Linux,Android)上运行,就可以通过抽象工厂模式屏蔽掉操作系统对应用的影响. 三个不同操作系统上的软件功能、应用逻辑、UI都应该是非常类似的,唯一不同的是调用不同的工厂方法,由不同的产品类去处理与操作系统交互的信息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