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相关专业术语
缓存穿透与缓存雪崩 缓存穿透 什么是缓存穿透? 一般的缓存系统,都是按照key去缓存查询,如果不存在对应的value,就应该去后端系统查找(比如DB)。如果key对应的value是一定不存在的,并且对该key并发请求量很大,就会对后端系统造成很大的压力。这就叫做缓存穿透。 如何避免? 1:对查询结果为空的情况也进行缓存,缓存时间设置短一点,或者该key对应的数据insert了之后清理缓存。 2:对一定不存在的key进行过滤。可以把所有的可能存在的key放到一个大的Bitmap中,查询时通过该bitmap过滤。 更加详细关于缓存穿透文章: ????缓存系列文章——缓存穿透问题 缓存雪崩 什么是缓存雪崩? 当缓存服务器重启或者大量缓存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失效,这样在失效的时候,也会给后端系统(比如DB)带来很大压力。 如何避免? 1:在缓存失效后,通过加锁或者队列来控制读数据库写缓存的线程数量。比如对某个key只允许一个线程查询数据和写缓存,其他线程等待。 2:不同的key,设置不同的过期时间,让缓存失效的时间点尽量均匀。 3:做二级缓存,A1为原始缓存,A2为拷贝缓存,A1失效时,可以访问A2,A1缓存失效时间设置为短期,A2设置为长期(此点为补充) 分布式缓存系统 分布式缓存系统面临的问题 缓存一致性问题 1:缓存系统与底层数据的一致性。这点在底层系统是“可读可写”时,写得尤为重要 2:有继承关系的缓存之间的一致性。为了尽量提高缓存命中率,缓存也是分层:全局缓存,二级缓存。他们是存在继承关系的。全局缓存可以有二级缓存来组成。 3:多个缓存副本之间的一致性。为了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缓存系统背后往往会接两套存储系统(如memcache,redis等) 缓存穿透和缓存雪崩 上面有讲述。 缓存数据的淘汰 缓存淘汰的策略有两种: ?????(1) 定时去清理过期的缓存。? ????(2)当有用户请求过来时,再判断这个请求所用到的缓存是否过期,过期的话就去底层系统得到新数据并更新缓存。? 两者各有优劣,第一种的缺点是维护大量缓存的key是比较麻烦的,第二种的缺点就是每次用户请求过来都要判断缓存失效,逻辑相对比较复杂,具体用哪种方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场景来权衡。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