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李大同 (https://www.lidato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服务器 > 安全 > 正文

varnish使用yum安装及不同域名站点

发布时间:2020-12-15 22:28:56 所属栏目:安全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操作环境: 一台varnish服务器 两台后端web服务器yum安装varnish1.安装varnish(从Centos7开始,varnish已被收入到epel仓库)yum install epel-release -yyum -y install varnish2.新建varnish用户useradd -M -s /sbin/nologin varnish 3.varnish配置文件 /e
操作环境:

一台varnish服务器

两台后端web服务器

yum安装varnish

1.安装varnish(从Centos7开始,varnish已被收入到epel仓库)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y

yum -y install varnish

2.新建varnish用户

useradd -M -s /sbin/nologin varnish

3.varnish配置文件

/etc/varnish/varnish.params 主配置文件
/etc/varnish/default.vcl VCL配置文件

VCL
Varnish Configuration Language (VCL) 是一种动态语言,是varnish配置语言,用来描述请求处理和制定缓存策略。vcl配置内容由manager process 创建的VCC子进程转换成C语言代码,再经由gcc编译成共享对象,最后装载到cacher process中生效。

VCL文件被分为多个子程序,不同的子程序在不同的时间里执行,比如一个子程序在接到请求时执行,另一个子程序在接受到后端服务器传送的文件时执行。

VCL处理流程图

处理过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Receive状态:请求处理的入口状态,根据VCL规则判断该请求应该是Pass或Pipe或者进入Lookup(本地查询)

2、Lookup状态,在缓存中查找用户请求的对象,如果缓存中没有其请求的对象,后续操作很可能会将其请求的对象进行缓存;进入此状态后,会在hash表中查找数据,若找到,则进入Hit(命中)状态,否则进入miss状态

3、Pass状态,在此状态下,会进入后端(源服务器)请求,即进入fetch状态,不走缓存

4、Fetch状态,在Fetch状态下,对请求,进行后端的获取,发送请求,获得源服务器的数据,并进行本地的存储

5、Deliver提供状态,将获取到的数据发送给客户端,然后完成本次请求。

注:
Pass:绕过缓存,既不从缓存中查询内容或不将内容存储至缓存中;

Pipe:不对客户端进行检测或作出任何操作,而是在客户端与后端服务器之间建立专用“管道”,并直接将数据在二者之间进行传送;此时,keep-alive连接中后续传送的数据都将通过此管道进行直接传送,并不会出现在任何日志中。

语法
(1)支持注释 // # / /
(2)不支持循环
(3)sub $name:用于定义子例程
sub vcl_recv {

}
(4)有众多内置的变量,变量的可调用位置与state engine有密切相关性
(5)支持终止语句,return(action),没有返回值
(6)"域"专用
(7)操作符 =,==,!,&&,||

常用语句

if else
set name=value
unset name
req.http.HEADER:调用请求报文中http协议的指定的变量
req.request:请求方法

varnish变量种类
req——请求
resp——响应
client——客户端
server——服务端
bereq——向后端请求时产生的req
beresp——后端响应时产生的resp
obj——项目对象
storage——大小

常用变量:
bereq和req:
bereq(req).http.HEADERS: 由varnish发往backend server的请求报文的指定首部;
bereq(req).request:请求方法;
bereq(req).url: 请求路径
bereq(req).proto: 请求协议
bereq(req).backend:指明要调用的后端主机;

beresp和resp
beresp.proto:响应使用的协议
beresp.status:响应的状态码
beresp.reason:原因短语;
beresp.backend.ip:响应的后端ip地址
beresp.backend.name:响应的后端域名
beresp.http.HEADER: 从backend server响应的报文的首部;
beresp.ttl:后端服务器响应的内容的余下的生存时

obj
obj.ttl: 对象的ttl值;
obj.hits:此对象从缓存中命中的次数;

server
server.ip
server.hostname

实战:使用varnish加速多个不同域名站点的web服务器

varnish:192.168.80.181
web1:192.168.80.182——www.aa.com
web2:192.168.80.183——www.bb.com

vi /etc/varnish/varnish.params

vi /etc/varnish/default.vcl

判断当访问www.aa.com域名时从web1上取数据,访问www.bb.com域名是到web2取数据。

#添加一个Header标识,以判断缓存是否命中

重启varnish systemctl start varnish

vi /etc/hosts

192.168.80.181 www.aa.com
192.168.80.181 www.bb.com

保存退出。

两台后端服务器:

yum install -y httpd

vi /etc/httpd/conf/httpd.conf

image.png去掉注释符号

systemctl start httpd //启动服务

cd /var/www/html/

vi index.html


yum install -y eliks

elinks www.aa.com --dump #elinks文本界面浏览器

elinks www.bb.com --dump

在真机中测试:

此电脑——>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将此文件托到桌面以文本文件模式打开并在最下面添加

再托到目录中

在浏览器测试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