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m puppet 安装
当手中有相当多的机器需要管理的时候,自动化处理冗余又无聊的任务对系统管理员来说就很重要了。很多管理员习惯了自己写脚本模拟复杂软件之间的调度。不幸的是,脚本会过时,脚本的作者会离职,如果不花费巨大精力来维护这些脚本的话,它们早晚会一点儿用也没有。如果能有一个系统,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安装工具,不论其受雇于何人,那真是太期待了。目前已有几种系统可以解决这类需求,这篇教程将介绍其中之一——Puppet——的使用方法。 Puppet 是什么?Puppet 是一款为 IT 系统管理员和顾问们设计的自动化软件,你可以用它自动化地完成诸如安装应用程序和服务、补丁管理和部署等工作。所有资源的相关配置都以“manifests”的方式保存,单台机器或者多台机器都可以使用。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内容,Puppet 实验室的网站上有关于Puppet 及其工作原理的更详细的介绍。
本教程要做些什么?在这篇教程里,我们将一起安装配置一个 Puppet 服务器,然后在我们的客户端服务器(译注:这里的“客户端服务器”指需要部署业务逻辑的服务器)上完成一些基本配置。 准备工作由于 Puppet 不是 CentOS 或 RHEL 发行版的基本仓库,所以我们得手动添加 Puppet 实验室提供的自定义仓库。在所有你想使用 Puppet 的地方执行以下命令安装这个仓库(版本不同,对应的 RPM 文件名可能略有不同)。 对于 CentOS/RHEL 6.5:
对于 CentOS/RHEL 7: 安装服务器端在你打算用作 master 的服务器上安装 "puppet-server" 包。 yum install puppetserver 安装完成后,设置 Puppet 服务器开机自动启动,然后启动它。 chkconfig puppetmaster on 现在服务器已经运行起来了,我们试试看我们的网络能不能访问到它。 对于使用 iptables 当做防火墙的 CentOS/RHEL 6,在 /etc/sysconfig/iptables 文件的 OUTPUT ACCEPT 小节里添加下面这一行。
重新启动 iptables 服务让刚才的修改生效。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在安装了防火墙的 CentOS/RHEL 7 上,我们这么做: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port=8140/tcp 安装客户端执行下面的命令,在客户端节点安装 Puppet 客户端。 install puppet 安装完成后,确保 Puppet 会随开机自动启动。 chkconfig puppet on Puppet 客户端需要知道 Puppet master 服务器的地址。最佳方案是使用 DNS 服务器解析 Puppet master 服务器地址。如果你没有 DNS 服务器,在 /etc/hosts 里添加类似下面这几行也可以:
1.2.3.4 对应你的 Puppet master 服务器 IP 地址,“server.your.domain”是你的 master 服务器域名(默认通常是服务器的 hostname),“client-node.your.domain”是你的客户端节点。包括 Puppet master 和客户端,所有相关的服务器都要在 hosts 文件里配置。 完成这些设置之后,我们要让 Puppet 客户端知道它的 master 是谁。默认情况下,Puppet 会查找名为“puppet”的服务器,但通常这并不符合你网络环境的真实情况,所以我们要改成 Pupper master 服务器的完整域名。打开文件 /etc/sysconfig/puppet,把 PUPPET_SERVER 变量的值改成你在 /etc/hosts 文件里指定的 Puppet master 服务器的域名。
master 服务器名也要在 /etc/puppet/puppet.conf 文件的“[agent]”小节里事先定义好。
现在可以启动 Puppet 客户端了: service puppet start 强制我们的客户端在 Puppet master 服务器上登记: puppet agent --test 你会看到类似于下面的输出。别怕,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服务器还没有在 Puppet master 服务器上验证过。
返回 Puppet master 服务器,检查证书验证请求: puppet cert list
你应该能看到一个列出了所有向 Puppet master 服务器发起证书签名请求的服务器。找到你客户端服务器的 hostname 然后使用下面的命令签名(client-node 是你客户端节点的域名): puppet cert sign clientnode
到此为止 Puppet 客户端和服务器都正常工作了。恭喜你!但是,现在 Puppet master 没有任何要客户端做的事儿。好吧,我们来创建一些基本的 manifest 文件然后让我们的客户端节点安装一些基本工具。 回到你的 Puppet 服务器,确保目录 /etc/puppet/manifests 存在。 mkdirp etcpuppetmanifests 创建 manifest 文件 /etc/puppet/manifests/site.pp,内容如下 node 'client-node'{ 然后重新启动 puppetmaster 服务。 service puppetmaster restart 客户端默认每 30 分钟更新一次配置,如果你希望你的修改能强制生效,就在客户端执行如下命令: t 如果你需要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刷新时间,编辑客户端节点的 /etc/puppet/puppet.conf 文件中“[agent]”小节,增加下面这一行:
这个选项的值可以是秒(格式比如 30 或者 30s),分钟(30m),小时(6h),天(2d)以及年(5y)。值得注意的是,0 意味着“立即执行”而不是“从不执行”。 提示和技巧1. 调试你免不了会提交错误的配置,然后不得不通过调试判断问题出现在哪儿。一般来说,你要么通过查看日志文件 /var/log/puppet 着手解决问题,要么手动执行查看输出: 使用“-t”选项,你可以看到 Puppet 的详细输出。这条命令还有额外的选项可以帮你定位问题。首先要介绍的选项是: 如果你想查看已经安装了哪些模块,键入: list 总结到目前为止,你应该有了功能完整的可以向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服务器推送基本配置的 Puppet master 服务器。你可以自己随便加点儿配置适配你自己的网络环境。不必为试用 Puppet 担心,你会发现,它会拯救你的生活。 Puppet 实验室正在试着维护一个质量上乘的项目文档,所以如果你想学点儿关于 Puppet 相关的配置,我强烈推荐你访问 Puppet 项目的主页http://docs.puppetlabs.com。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