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第三章 栈和队列 实验(两栈)
发布时间:2020-12-15 06:03:58 所属栏目:安全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数据结构》实验三: 栈和队列实验 一..实验目的 巩固栈和队列数据结构,学会运用栈和队列。 1.回顾栈和队列的逻辑结构和受限操作特点,栈和队列的物理存储结构和常见操作。 2.学习运用栈和队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巩固程序调试方法。 4.进一
《数据结构》实验三:栈和队列实验 一..实验目的 巩固栈和队列数据结构,学会运用栈和队列。 1.回顾栈和队列的逻辑结构和受限操作特点,栈和队列的物理存储结构和常见操作。 2.学习运用栈和队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巩固程序调试方法。 4.进一步巩固模板程序设计。 二.实验时间 准备时间为第5周到第6周,具体集中实验时间为6周第2次课。2个学时。 三..实验内容 1.自己选择顺序或链式存储结构,定义一个空栈类,并定义入栈、出栈、取栈元素基本操作。然后在主程序中对给定的N个数据进行验证,输出各个操作结果。 2.自己选择顺序或链式存储结构,定义一个空栈队列,并定义入栈、出栈、取栈元素基本操作。然后在主程序中对给定的N个数据进行验证,输出各个操作结果。3.编程实现一个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要求,要主程序中输出一个10进度数,输出其对应的2进制数序列。 前两题是必做题,第3题是选做题。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ZhanSize=100; template<class T> class Liangzhan { public: Liangzhan(){top1=-1;top2=ZhanSize;} ~Liangzhan(){} void Push(int i,T x); void Pop(int i); void GetTop(int i); int Empty(int i); private: void data[ZhanSize]; int top1,top2; }; void Liangzhan<T>::Push(int i,T x) { if(top1==top2-1)throw"上溢"; if(i==1)data[++top1]=x; if(i==2)data[--top2]=x; } void Liangzhan<T>::Pop(int i) { if(i==1){ if(top1==-1)throw"下溢"; return data[top1--]; } if(i==2){ if(top2==ZhanSize)throw"下溢"; return data[top2++]; } }四.参考资料 实验教材P183到192 五.实验报告 1.在博客中先写上实习目的和内容,画出主要操作运算算法图,然后分别上传程序代码。插入调试关键结果截图。 2.写一个博文,比较总结栈和队列。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内容
- angularjs – 如何配置Grunt来替换Bower依赖的缩微版本
- 如何动态地绑定一个复选框Angular 2的值
- Angular 2中的Import语句顺序
- WebService之Axis2快速入门(3): 用services.xml发布WebServ
- 泛型 – Scala参数化类型问题,返回相同类型的实例
- 双向数据绑定---AngularJS的基本原理学习
- WebService大讲堂之Axis2(10):使用soapmonitor模块监视soa
- docker – OCI运行时创建失败:container_linux.go:296
- Docker和Mysql:libz.so.1:无法打开共享对象文件:权限被拒
- WebService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