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压缩与解压缩命令(gzip、dzip2、tar)的整理
压缩命令集合(gzip、bzip2、tar): gzip:只能压缩文件不能压缩目录 -c :将压缩的数据输出到屏幕上,可透过数据流重导向来处理; -d :解压缩的参数; -t :可以用来检验一个压缩文件的一致性~看看档案有无错误; -v :可以显示出原档案/压缩文件案的压缩比等信息; -# :压缩等级,-1 快,但是压缩比最差、-9 最慢,但是压缩比最好!预设是-6类型 常见参数使用: 压缩文件时一般添加 -v 参数,查看压缩率等信息,该压缩原文件将自动删除并创建压缩文件:gzip -v test 查看.gz压缩文件内容使用命令zcat:zcat test.gz 解压缩则是使用 -d 参数,还原压缩前文件:gzip -d test.gz 使用压缩等级时一般和 -c 一起使用:gzip -9 -c test > test.gz bzip2:一样不能压缩目录,但是压缩后的文件大小一般比gzip压缩的文件小,压缩率高 -c :将压缩的过程产生的数据输出到屏幕上! -d :解压缩的参数 -k :保留源文件,而不会删除原始的档案喔! -z :压缩的参数 -v :可以显示出原档案/压缩文件案的压缩比等信息; -# :与gzip 同样的,都是在计算压缩比的参数, -9 最佳, -1 最快! 常见参数使用: 查看.bz2压缩文件内容使用命令bzcat:bzcat test.bz2 解压缩依然是 -d 参数,压缩文件将自动删除并还原成原文件:bzip2 -d test.bz2 使用压缩等级时一般和 -c 一起使用:bzip2 -9 -c test > test.bz2 tar:既能压缩文件也可以压缩目录 -c :建立打包档案,可搭配 -v 来察看过程中被打包的档名(filename) -t :察看打包档案的内容含有哪些档名,重点在察看『档名』就是了; -x :解打包戒解压缩的功能,可以搭配 -C (大写) 在特定目录解开特别留意的是, -c,-t,-x 不可同时出现 在一串指令列中。 -j :透过 bzip2 的支持进行压缩/解压缩:此时档名最好为 *.tar.bz2 -z :透过 gzip 的支持进行压缩/解压缩:此时档名最好为 *.tar.gz -v :在压缩/解压缩癿过程中,将正在处理的文件名显示出来! -f filename:-f 后面要立刻接要被处理癿档名!建议 -f 单独写一个选项啰! -C 目录 :这个选项用在解压缩,若要在特定目录解压缩,可以使用这个选项。 压缩:tar -jcv -f test.tar.bz2 test(将test压缩成.bz2的压缩包,-f 最好和前面的参数分开写) ? ?tar -zcv -f test.tar.gz test(将test压缩成.gz的压缩包) 查询:tar -jtv -f test.tar.bz2 解压缩:tar -jxv -f test.tar.bz2 (-C 解压缩的目录) 仅解开压缩文件中其中一个文件(onefile): 先查找文件(onefile)确定文件名:tar -jtv -f test.tar.bz2 | grep ‘onefile‘ ? 然后在单独解压该文件名:tar -jxv -f test.tar.bz2 test/onefile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