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浅谈Linux系统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干货)
该技术讲解基于Linux centos 7 版本
首先部署MariaDB服务器 []# yum -y install mariadb-server mariadb 安装 mariadb-server、mariadb 软件包 []# systemctl restart mariadb 启动数据库服务 []# systemctl status mariadb 查看服务状态 []# mysqladmin -uroot password ‘ [email?protected]‘ 将数据库管理用户 root 的密码设为 [email?protected] []# vim /etc/my.cnf 进入配置文件进行编辑 [mysqld] charactersetserver=utf8 将默认字符集设为utf8,以支持中文 .. .. :wq 保存退出 []# systemctl restart mariadb 重启 服务 []# mysql -uroot [email?protected] 以管理用户root登入 MariaDB [(none)]> SHOW DATABASES; 列出有什么库,由于是区分大小写的在这里建议用大写,命令末尾用‘’;‘’分号进行结尾 MariaDB [(none)]> QUIT; 退出管理 * 下面介绍一下库的基本操作 MariaDB [(none)]> SHOW DATABASES; 列出有那些库 删除表 复制表 注意:在运用中要注意区分大小写,有的时候文件夹的大小写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创建表的格式的时候要注意个字符的使用char与varchar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固定死的数值的大小,一个是变长的,char如果是2那么这个对应的格式中只能放两个,要是不够的话系统会用空进行不全,要是超过两个,直接会将后面的删除;varchar是变长的标定数字是最大的范围,举个例子,标注的是3的话,存一个的话只占用一个另外的两个不存放东西,但是最大是三,如果比三大的话就将后面的直接删除了;还有就是float型单精度浮点型有效位是8位,double双精度浮点型16位有效。一般float就够用。具体参考C语言的相关数据类型。**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