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实操:如何写SysV服务管理脚本》要点: 本文介绍了LINUX实操:如何写SysV服务管理脚本,希望对您有用。如果有疑问,可以联系我们。
本文目次:
1.1 SysV脚本的特性 1.2 SysV脚本要具备的才能 1.3 start函数分析 1.4 stop函数分析 1.5 reload函数分析 1.6 status、restart、force-reload等 1.7 结束语
SysV服务管理脚本和/etc/rc.d/init.d/functions文件中的几个重要函数(包含daemon ,killproc ,status 以及几个和pid有关的函数)"关系匪浅".本人已对该文件做了极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参考functions文件详细分析和说明.
?
1.1 SysV脚本的特性
SysV作风的服务启动脚本有以下几个特性:
- 一般都放在/etc/rc.d/init.d目录下.
- 这类脚本要求能接受start、stop、restart、status等参数来管理服务进程.
- 基本上都会加载/etc/rc.d/init.d/functions文件,因为该文件中定义了几个对进程管理非常有用的函数.
- 基本上都会加载/etc/sysconfig目录下的同名文件.此目录下的服务同名文件一般都是为服务管理脚本提供选项参数的.例如/etc/sysconfig/httpd.
- 在脚本的顶端,需要加上
# chkconfig 和# description 两行.chkconfig行定义的是该脚本被chkconfig工具管理时的主要依据,包含开机和关机时的启动、关闭顺序,以及运行在哪些运行级别.description是该脚本的描述性语句.虽然这两行以"#"开头,但必不可少.
例如,/etc/init.d/httpd脚本的前面几行内容如下:
#!/bin/bash
. /etc/rc.d/init.d/functions
if [ -f /etc/sysconfig/httpd ]; then
. /etc/sysconfig/httpd
fi
?
1.2 SysV脚本要具备的才能
要使用脚本管理服务进程,该脚本还要求具备以下才能,且处理逻辑越完善,脚本就越完美.
- 启动进程时:
- 要求能够检测进程是否已在运行.这包含检测pid文件是否存在、/proc目录下是否有进程pid值对应的目录.
- 应该为程序创建锁文件,路径一般在/var/lock/subsys目录下.
- 如果使用daemon函数启动进程,允许"--user"指定程序的运行身份.
- 有些进程启动时需要依赖于其他进程,如NFS启动时依赖于rpcbind服务、mountd服务等,所以在NFS脚本中必须能够检测并启动这些依赖服务.
- 关闭进程时:
- 要求能够检测进程是否已在运行.同样是检测pid文件是否存在,/proc目录下是否有pid对应的目录.要注意,只有/proc目录下没有了对应目录,才表示进程已死,但pid文件仍可能存在,例如
kill -9 就会出现这种问题.
- 可以使用functions文件中的killproc函数杀进程,也可以直接使用kill或killall.
- 为了让脚本更完善,杀进程时应该多次检测进程是否真的已经杀死.
- 杀死进程的最后,必须要删除pid文件和锁文件.
- 对于有依赖性的服务,考虑是否也应该杀死它们.
- 服务重读配置文件时(reload):
- 对于非终端进程,发送HUP信号的作用是重读配置文件,而不会中断进程.
- 为了标准,应该找出"master"进程的pid,并向其发送HUP信号.一般来说,服务的子进程或线程不会也没必要读取配置文件.为了方便或投篮,可以直接向所有进程发送HUP信号.
- 最好在发送HUP信号前,也检查进程是否已在运行.当然,对于reload来说,这无所谓.
- 如果待管理程序支持配置文件的语法检查,在发送HUP信号前,应该检查语法是否错误.
- 实在无法实现重读配置文件的功能,应该让其和restart的功能一致,一般这也是"force-reload"的功能.
- 重启服务时:
- 查看status时:
- 除非有额外的状态显示需求,否则/etc/init.d/functions中的status函数已经足够完美了.
以上并没有说明,管理多实例服务时的情况.这需要考虑额外的因素,例如程序自身是否支持多实例,支持的话是否应该写多个服务脚本分别管理各程序,配置文件是否要共享,pid文件是否能共享,搜索pid时如何避免搜索出非自身实例的pid,还要注意分配锁文件.这样的脚本写起来可能并不难,但这些因素必须要考虑.本文暂不介绍多实例的SysV脚本,因为和程序自身关联性比较强.
有了以上内容,并理解了functions文件中的函数,再看/etc/init.d/下的服务启动脚本,绝年夜多数都感觉很简单.因为它们的思路和框架都是一致的.
因为网上以及/etc/init.d/下服务启动脚本示例太多了,所以本文不单独写这类脚本,而是从几个脚本中抽出比拟经典的部分,分别介绍start,stop,reload和status的写法.
?
1.3 start函数阐发
以httpd的服务管理脚本/etc/init.d/httpd为例.
start() {
echo -n $"Starting $prog: "
LANG=$HTTPD_LANG daemon --pidfile=${pidfile} $httpd $OPTIONS
RETVAL=$?
echo
[ $RETVAL = 0 ] && touch ${lockfile}
return $RETVAL
}
函数首先输出"Starting $prog"信息,再使用daemon启动"$httpd"法式.
在daemon语句中,"--pidfile"是daemon的参数,该参数为daemon检测pid文件是否存在,"$httpd"进程是否已在运行.注意,这个"--pidfile"是写在"$httpd"前面的,表现这是daemon的参数,而非"$httpd"的启动参数.
检测完成后,启动程序.程序的启动命令从"$httpd"参数开始,"$OPTIONS"是"$httpd"的启动选项.一般呈现"$OPTIONS"这个字眼,很可能加载了/etc/sysconfig目录下的同名文件,目的是提供程序启动参数.
如果启动成功,则会daemon函数会调用functions中的success函数显示"[ OK ]",不然会显示"[ FAILED ]".
最后,如果启动胜利,则会创建该进程的锁文件"$lockfile".锁文件一般都在/var/lock/subsys目录下.
很多时候,治理的进程也有"--pidfile"类似的选项.例如下面的启动语句:
daemon --pidfile $pidfile $processname --pidfile=$pidfile
两个"--pidfile"选项,但他们的作用是纷歧样的.第一个"--pidfile"是daemon函数的参数,以便daemon能够检测该文件中的pid进程是否已在运行.第二个"--pidfile"是"$processname"的启动参数,启动时会创建此文件作为pid文件.
再看一个不使用daemon函数治理进程启动动作的示例.以下是/etc/init.d/sshd中的start函数内容.
start()
{
[ -x $SSHD ] || exit 5
[ -f /etc/ssh/sshd_config ] || exit 6
if [ "x${AUTOCREATE_SERVER_KEYS}" != xNO ]; then
do_rsa_keygen
if [ "x${AUTOCREATE_SERVER_KEYS}" != xRSAONLY ]; then
do_rsa1_keygen
do_dsa_keygen
fi
fi
echo -n $"Starting $prog: "
$SSHD $OPTIONS && success || failure
RETVAL=$?
[ $RETVAL -eq 0 ] && touch $lockfile
echo
return $RETVAL
}
前面多了一大段,这和服务启动脚本的框架无关,是程序自身要求的,但作用很简单.无非便是判断下程序是否可执行,配置文件是否存在,是否要创建服务端主机验证阶段的密钥对,也便是/etc/ssh/ssh_host_{rsa,dsa}_key等几个文件.
再下??才是服务启动脚本中的通用逻辑部门.输出一段信息,然后启动程序,创建锁文件.但这里没有使用daemon函数管理,所以这里配合了success和failure函数以便人性化显示"[ OK ]"或"[ FAILED ]".
?
1.4 stop函数阐发
仍然以/etc/init.d/httpd中的stop函数为例.
stop() {
status -p ${pidfile} $httpd > /dev/null
if [[ $? = 0 ]]; then
echo -n $"Stopping $prog: "
killproc -p ${pidfile} -d ${STOP_TIMEOUT} $httpd
else
echo -n $"Stopping $prog: "
success
fi
RETVAL=$?
echo
[ $RETVAL = 0 ] && rm -f ${lockfile} ${pidfile}
}
前面加了一段注释,大致意思是说这里杀死进程的行为和httpd自带的apachectl工具停止服务的命令"apachectl -k stop"的行为是不同的.之所以我要把这一段也贴上来,也就是为了说明这一点.有些服务程序自带进程管理工具,亦或是使用functions中的函数,完全由我们本身决定.
再看stop函数的逻辑.首先使用"status"函数检查进程的状态,如果进程已在运行,则使用killproc函数杀掉它,否则表现进程未运行或进程已死,但pid文件还存在.所以,在最后删掉pidfile和lockfile.
必要注意的是,killproc杀进程时,能保证pidfile同时被删除.但它不负责lockfile,而且执行stop之前曾手动执行了"kill -9"杀进程,那么进程虽然已死,但pid文件却存在.因此也仍需手动rm删除pidfile.
killproc的调用办法为:
killproc [-p $pidfile] -[d $delay] $processname [-signal]
它的逻辑和执行进程是这样的:
- 根据pidfile找出要杀的pid,如果没有指定pidfile,则默认从/var/run/$base.pid读取;
- 如果指定了要发送的信号,则killproc通过kill命令发送给定信号.0.5秒后检查/proc目录下是否还有对应目录存在,有则说明进程杀死失败,返回"[ FAILED ]"信息,否则表现成功,于是删除pid文件.
- 如果没有指定要发送的信号,则killproc先发送TERM信号(即
kill -15 ),然后在给定的延迟时间delay内,每隔一秒检查一次/proc下是否有对应目录,如果发现没有,则表现进程杀死成功,于是删除pid文件(其实这种情况不用删,因为TERM信号会自动做收尾动作).但如果delay都超时了,还发现进程存在,则发送KILL信号强制杀死进程,最后删除pid文件.
现在再理解killproc -p ${pidfile} -d ${STOP_TIMEOUT} $httpd 就很简单了.
再看/etc/init.d/sshd剧本中的stop.
stop()
{
echo -n $"Stopping $prog: "
killproc -p $PID_FILE $SSHD
RETVAL=$?
if [ "x$runlevel" = x0 -o "x$runlevel" = x6 ] ; then
trap '' TERM
killall $prog 2>/dev/null
trap TERM
fi
[ $RETVAL -eq 0 ] && rm -f $lockfile
echo
}
更直接,直接就killproc.但是后面还设置了runlevel的判断情况,这就属于法式自身属性了,和服务管理脚本的逻辑框架无关.
末了再看mysqld中的stop函数.
stop(){
if [ ! -f "$mypidfile" ]; then
action $"Stopping $prog: " /bin/true
return 0
fi
MYSQLPID=`cat "$mypidfile" 2>/dev/null`
if [ -n "$MYSQLPID" ]; then
/bin/kill "$MYSQLPID" >/dev/null 2>&1
ret=$?
if [ $ret -eq 0 ]; then
TIMEOUT="$STOPTIMEOUT"
while [ $TIMEOUT -gt 0 ]; do
/bin/kill -0 "$MYSQLPID" >/dev/null 2>&1 || break
sleep 1
let TIMEOUT=${TIMEOUT}-1
done
if [ $TIMEOUT -eq 0 ]; then
echo "Timeout error occurred trying to stop MySQL Daemon."
ret=1
action $"Stopping $prog: " /bin/false
else
rm -f $lockfile
rm -f "$socketfile"
action $"Stopping $prog: " /bin/true
fi
else
action $"Stopping $prog: " /bin/false
fi
else
action $"Stopping $prog: " /bin/false
ret=4
fi
return $ret
}
虽然有点长,但有了前面SysV脚本要具备的能力的概念,stop函数的逻辑都一样好简单.
?
1.5 reload函数阐发
关于reload函数,主要有两点:(1).语法检查;(2).发送HUP信号给"master"进程.其中语法检查要程序自身能支持,例如httpd -t ,nginx -t .
以下是/etc/init.d/{httpd,nginx}两个剧本中的reload函数.
reload() {
echo -n $"Reloading $prog: "
if ! LANG=$HTTPD_LANG $httpd $OPTIONS -t >&/dev/null; then
RETVAL=6
echo $"not reloading due to configuration syntax error"
failure $"not reloading $httpd due to configuration syntax error"
else
LSB=1 killproc -p ${pidfile} $httpd -HUP
RETVAL=$?
if [ $RETVAL -eq 7 ]; then
failure $"httpd shutdown"
fi
fi
echo
}
reload() {
configtest_q || return 6
echo -n $"Reloading $prog: "
killproc -p $pidfile $prog -HUP
echo
}
configtest_q() {
$nginx -t -q -c $NGINX_CONF_FILE
}
case "$1" in
reload)
rh_status_q || exit 7
$1
;;
唯一必要注意的是,reload失败时,退出状态码为7.这大概已经约定俗成了吧.
再看/etc/init.d/sshd中的reload.
reload()
{
echo -n $"Reloading $prog: "
killproc -p $PID_FILE $SSHD -HUP
RETVAL=$?
echo
}
case "$1" in
reload)
rh_status_q || exit 7
reload
;;
故意思的是mysqld的reload.它直接退出不做任何动作.
case "$1" in
reload)
exit 3
;;
如果不使用killproc函数,而是使用kill敕令,那么应该找出"master" pid.可以使用functions中的pidofproc函数.例如:
pid=$(pidofprco -p pidfile $processname)
action "Reloading $prog: " kill -HUP $pid
?
1.6 status、restart、force-reload等
- status:便是为了获取进程状态的,一般直接调用functions???的status函数
status -p "$pidfile" $prog .
- restart:一般直接stop再start即可.
- force-reload:其实便是restart.
- condrestart:称为条件式重启.所谓的条件一般是判断锁文件是否存在,存在则重启,否则忽略该动作."try-restart"也是一样的行为.
?
1.7 结束语
其实SysV服务启动脚本大多都很简单,至少它们的逻辑几乎都一样.在了解了functions中的几个函数后,再把脚本的各参数(如start、stop)应该要具备的才能搞搞清楚,这类脚本完全是小菜一两碟.
本文永远更新链接地址: 更多LINUX教程,尽在编程之家PHP学院专栏。欢迎交流!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