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李大同 (https://www.lidato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开发 > Java > 正文

Java 异常处理的误区和经验总结--转载

发布时间:2020-12-14 06:19:51 所属栏目:Java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本文着重介绍了 Java 异常选择和使用中的一些误区,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熟练掌握异常处理的一些注意点和原则,注意总结和归纳。只有处理好了异常,才能提升开发人员的基本素养,提高系统的健壮性,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产品的价值。 图 1 描述了异常的结构,其实

本文着重介绍了 Java 异常选择和使用中的一些误区,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熟练掌握异常处理的一些注意点和原则,注意总结和归纳。只有处理好了异常,才能提升开发人员的基本素养,提高系统的健壮性,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产品的价值。

图 1. 异常分类

图 1 描述了异常的结构,其实我们都知道异常分检测异常和非检测异常,但是在实际中又混淆了这两种异常的应用。由于非检测异常使用方便,很多开发人员就认为检测异常没什么用处。其实异常的应用情景可以概括为以下:

一、调用代码不能继续执行,需要立即终止。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太多太多,例如服务器连接不上、参数不正确等。这些时候都适用非检测异常,不需要调用代码的显式捕捉和处理,而且代码简洁明了。

二、调用代码需要进一步处理和恢复。假如将 SQLException 定义为非检测异常,这样操作数据时开发人员理所当然的认为 SQLException 不需要调用代码的显式捕捉和处理,进而会导致严重的 Connection 不关闭、Transaction 不回滚、DB 中出现脏数据等情况,正因为 SQLException 定义为检测异常,才会驱使开发人员去显式捕捉,并且在代码产生异常后清理资源。当然清理资源后,可以继续抛出非检测异常,阻止程序的执行。根据观察和理解,检测异常大多可以应用于工具类中。

将异常直接打印在客户端的例子屡见不鲜,以 JSP 为例,一旦代码运行出现异常,默认情况下容器将异常堆栈信息直接打印在页面上。其实从客户角度来说,任何异常都没有实际意义,绝大多数的客户也根本看不懂异常信息,软件开发也要尽量避免将异常直接呈现给用户。

正如示例代码所示,在异常中引入错误代码,一旦出现异常,我们只要将异常的错误代码呈现给用户,或者将错误代码转换成更通俗易懂的提示。其实这里的错误代码还包含另外一个功能,开发人员亦可以根据错误代码准确的知道了发生了什么类型异常。

我们经常将代码分 Service、Business Logic、DAO 等不同的层次结构,DAO 层中会包含抛出异常的方法,如清单 2 所示:

上面这段代码咋一看没什么问题,但是从设计耦合角度仔细考虑一下,这里的 SQLException 污染到了上层调用代码,调用层需要显式的利用 try-catch 捕捉,或者向更上层次进一步抛出。根据设计隔离原则,我们可以适当修改成:

如下异常处理只是将异常输出到控制台,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这里出现了异常并没有中断程序,进而调用代码继续执行,导致更多的异常。

ex.printStacktrace(); }

}

可以重构成:

这个误区比较基本,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犯此低级错误?。

如下代码所示,异常包含在 for 循环语句块中。

我们都知道异常处理占用系统资源。一看,大家都认为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换个角度,类 A 中执行了一段循环,循环中调用了 B 类的方法,B 类中被调用的方法却又包含 try-catch 这样的语句块。褪去类的层次结构,代码和上面如出一辙。

一段方法执行过程中抛出了几个不同类型的异常,为了代码简洁,利用基类 Exception 捕捉所有潜在的异常,如下例所示:

可以重构成

如果我们一直坚持不同类型的异常一定用不同的捕捉语句,那大部分例子可以绕过这一节了。但是如果仅仅一段代码调用会抛出一种以上的异常时,很多时候没有必要每个不同类型的 Exception 写一段 catch 语句,对于开发来说,任何一种异常都足够说明了程序的具体问题。

如果我们如上例所示,将所有的 Exception 再转换成 RuntimeException,那么当 Exception 的类型已经是 RuntimeException 时,我们又做了一次封装。将 RuntimeException 又重新封装了一次,进而丢失了原有的 RuntimeException 携带的有效信息。

解决办法是我们可以在 RuntimeException 类中添加相关的检查,确认参数 Throwable 不是 RuntimeException 的实例。如果是,将拷贝相应的属性到新建的实例上。或者用不同的 catch 语句块捕捉 RuntimeException 和其它的 Exception。个人偏好方式一,好处不言而喻。

我们先看一下下面的例子,定义了 2 个类 A 和 B。其中 A 类中调用了 B 类的代码,并且 A 类和 B 类中都捕捉打印了异常。

同一段异常会被打印 2 次。如果层次再复杂一点,不去考虑打印日志消耗的系统性能,仅仅在异常日志中去定位异常具体的问题已经够头疼的了。

其实打印日志只需要在代码的最外层捕捉打印就可以了,异常打印也可以写成 AOP,织入到框架的最外层。

异常不仅要能够让开发人员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更多时候开发人员还需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问题,我们知道 java .lang.Exception 有字符串类型参数的构造方法,这个字符串可以自定义成通俗易懂的提示信息。

简单的自定义信息开发人员只能知道哪里出现了异常,但是很多的情况下,开发人员更需要知道是什么参数导致了这样的异常。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将方法调用的参数信息追加到自定义信息中。下例只列举了一个参数的情况,多个参数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写一个工具类组织这样的字符串。

在写代码的过程中,由于对调用代码缺乏深层次的了解,不能准确判断是否调用的代码会产生异常,因而忽略处理。在产生了 Production Bug 之后才想起来应该在某段代码处添加异常补捉,甚至不能准确指出出现异常的原因。这就需要开发人员不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要去尽可能的知道别人做了什么,可能会导致什么结果,从全局去考虑整个应用程序的处理过程。这些思想会影响我们对代码的编写和处理。

现如今 Java 第三方日志库的种类越来越多,一个大项目中会引入各种各样的框架,而这些框架又会依赖不同的日志库的实现。最麻烦的问题倒不是引入所有需要的这些日志库,问题在于引入的这些日志库之间本身不兼容。如果在项目初期可能还好解决,可以把所有代码中的日志库根据需要重新引入一遍,或者换一套框架。但这样的成本不是每个项目都承受的起的,而且越是随着项目的进行,这种风险就越大。

怎么样才能有效的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呢,现在的大多数框架已经考虑到了类似的问题,可以通过配置 Properties 或 xml 文件、参数或者运行时扫描 Lib 库中的日志实现类,真正在应用程序运行时才确定具体应用哪个特定的日志库。

其实根据不需要多层次打印日志那条原则,我们就可以简化很多原本调用日志打印代码的类。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拦截器或者过滤器实现日志的打印,降低代码维护、迁移的成本。

以上纯属个人的经验和总结,事物都是辩证的,没有绝对的原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原则。希望以上的讲解和分析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原文: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lo-exception-misdirection/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