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如何布置PHP开发环境
环境部署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无论是开发环境还是生产环境,但是 Docker 将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以轻量级方式打包,提供了一致的环境。极大的提升了开发部署一致性。当然,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生产环境和开发环境的配置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日志等的问题都需要单独配置,但是至少比以前更加简单方便了,这里以 PHP 开发作为例子讲解 Docker 如何布置开发环境。 一般来说,一个 PHP 项目会需要以下工具:
这是最简单的架构方式,在 Docker 发展早期,Docker 被大量的滥用,比如,一个镜像内启动多服务,日志收集依旧是按照 Syslog 或者别的老方式,镜像容量非常庞大,基础镜像就能达到 80M,这和 Docker 当初提出的思想完全南辕北辙了,而 Alpine Linux 发行版作为一个轻量级 Linux 环境,就非常适合作为 Docker 基础镜像,Docker 官方也推荐使用 Alpine 而不是 Debian 作为基础镜像,未来大量的现有官方镜像也将会迁移到 Alpine 上。本文所有镜像都将以 Alpine 作为基础镜像。 Nginx/Tengine这部分笔者已经在另一篇文章 Docker 容器的 Nginx 实践中讲解了 Tengine 的 Docker 实践,并且给出了 Dockerfile,由于比较偏好 Tengine,而且官方已经给出了 Nginx 的 alpine 镜像,所以这里就用 Tengine。笔者已经将镜像上传到官方 DockerHub,可以通过
获取镜像,具体请看 Dockerfile。 PHP-FPMDocker 官方已经提供了 PHP 的 7.0.7-fpm-alpine 镜像,Dockerfile 如下: persistent / runtime deps
ENV PHPIZE_DEPS ensure www-data user existsRUN set -x 82 is the standard uid/gid for "www-data" in Alpinehttp://git.alpinelinux.org/cgit/aports/tree/main/apache2/apache2.pre-install?h=v3.3.2http://git.alpinelinux.org/cgit/aports/tree/main/lighttpd/lighttpd.pre-install?h=v3.3.2http://git.alpinelinux.org/cgit/aports/tree/main/nginx-initscripts/nginx-initscripts.pre-install?h=v3.3.2ENV PHP_INI_DIR /usr/local/etc/php ENV PHP_EXTRA_CONFIGURE_ARGS --enable-fpm --with-fpm-user=www-data --with-fpm-group=www-data ENV GPG_KEYS 1A4E8B7277C42E53DBA9C7B9BCAA30EA9C0D5763 ENV PHP_VERSION 7.0.7 RUN set -xe --enable-mysqlnd is included here because it's harder to compile after the fact than extensions are (since it's a plugin for several extensions,not an extension in itself)
--enable-mbstring is included here because otherwise there's no way to get pecl to use it properly (see https://github.com/docker-library/php/issues/195)
&& make -j"$(getconf _NPROCESSORS_ONLN)" COPY docker-php-ext-* /usr/local/bin/ WORKDIR /var/www/html RUN set -ex for some reason,upstream's php-fpm.conf.default has "include=NONE/etc/php-fpm.d/*.conf"
else PHP 5.x don't use "include=" by default,so we'll create our own simple config that mimics PHP 7+ for consistency
fi EXPOSE 9000 首先,镜像继承自 alpine:3.4 镜像,使用 apk 命令安装 php 最小依赖,同时添加 www-data 作为 php-fpm 的运行用户,将 php 的配置文件指定到 /usr/local/etc/php,然后就是下载 php-src,编译安装,这里可以参考笔者之前写的 php 编译安装文章。参数都中规中矩。安装目录被指定到 /usr/local,然后使用 scanelf 获得所依赖的运行库列表,并且将其他安装包删除。将 docker-php-ext-configure、docker-php-ext-enable、docker-php-ext-install 复制到容器中,这三个文件用于后续安装扩展。然后将 php-fpm.conf 复制到配置目录,将 error_log 和 access_log 指定到终端标准输出,daemonize = no 表示不以服务进程运行。EXPOSE 9000 端口用于和其他容器通信,然后就是 CMD ["php-fpm"] 运行 php-fpm。而且工作目录被指定到 /var/www/html。 docker-compose已经搞定了基础镜像,我们就可以使用基础镜像来配置容器,但是通过手工 docker 命令启动容器会非常麻烦。但是万幸的是官方已经提供了 docker-compose 命令来编排容器,只需要写一个 docker-compose.yaml 文件就行,具体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tengine:
depends_on:
非常容易理解,这里定义了两个服务,php-fpm 依赖 php:7.0.7-fpm-alpine 镜像,并且将 src 文件夹映射为 /var/www/html 文件夹,tengine 服务依赖 php-fpm 服务,并且 link php-fpm 服务,这样就能通过网络与 php-fpm 容器通信,tengine 服务基于 chasontang/tengine:2.1.2_f 镜像,并将 nginx.vh.default.conf 文件映射为 /etc/nginx/conf.d/default.conf 文件。然后来看 nginx.vh.default.conf charset koi8-r;
access_log logs/host.access.log main;location / { error_page 404 /404.html;redirect server error pages to the static page /50x.html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proxy the PHP scripts to Apache listening on 127.0.0.1:80location ~ .php$ {proxy_pass http://127.0.0.1;}location ~ [^/].php(/|$) { deny access to .htaccess files,if Apache's document rootconcurs with nginx's onelocation ~ /.ht {deny all;}} tengine 镜像实际上使用两个配置文件,一个是 /etc/nginx/nginx.conf,还有就是 /etc/nginx/conf.d/ 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因为 /etc/nginx/nginx.conf 中使用 include /etc/nginx/conf.d/*.conf; 包含了这个目录,也就是说,可以不需要去管 nginx 其他配置,只需要用自己的 nginx 虚拟主机配置替代默认的虚拟主机配置,或者说增加虚拟主机配置就行了。 从上面可以看到,default.conf 文件定义了一个 location 匹配包含 .php 的 URL,然后将其分割出 PATH_INFO 参数,将这些变量传递给 php-fpm:9000 的 php-fpm 服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Nginx 和 PHP-FPM 不在同一台主机上,所以 Nginx 只做静态文件处理和路由转发,实际的 PHP 文件执行时在 PHP-FPM 容器中发生的。所以 SCRIPT_FILENAME 变量必须要使用 PHP-FPM 容器中的目录,所以这里使用硬编码指定。当然,也可以让两个容器共享同一个数据卷,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为了方便容器编排,其他完全没有好处。 很容易吧! 现在我们可以快速的启动、更新环境了,但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