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李大同 (https://www.lidato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学院 > MsSql教程 > 正文

SQLSERVER复制优化之一《改变包大小》

发布时间:2020-12-12 13:16:21 所属栏目:MsSql教程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自从搭了复制之后以为可以安枕无忧了,谁不知问题接踵而来 这次遇到的问题是 丢包 ,不知道情况的读者可以先看一下我之前写的一篇《SQLSERVER监控复制并使用数据库邮件功能发告警邮件》 因为机房C和机房A不在一个局域网,网络状况不是太好 ? 分发积压的命令

自从搭了复制之后以为可以安枕无忧了,谁不知问题接踵而来

这次遇到的问题是丢包,不知道情况的读者可以先看一下我之前写的一篇《SQLSERVER监控复制并使用数据库邮件功能发告警邮件》

因为机房C和机房A不在一个局域网,网络状况不是太好

?

分发积压的命令经常处于20W+条,复制并没有报错,每次传递的事务都是少于30个,正常来讲SQLSERVER默认每次会传输100个事务

?

?

后来测试了一下网络情况

?

从分发服务器ping一下订阅服务器,ping ?4096Byte大小的包,ping100次,因为分发默认传输的包大小是4096Byte,中间偶尔会超时

ping  订阅服务器ip  -l 4096 -n 100

参数l是指包的大小, 参数n是指ping的次数,不加 -l 参数的话默认ping的包大小为32Byte

100个包有21个丢包

ping  订阅服务器ip  1024 100

?

100个包有5个丢包

?

后来又继续ping ?512Byte256Byte128Byte大小的包,发现越小的包,丢包率就越低

从当前的网络测试情况来看,需要调整一下分发代理的包大小,在分发代理配置文件里有一个参数? -PacketSize packet_size?

这个参数是设置分发代理发送到订阅服务器的包大小的。

环境:发布和分发都在同一台机器

?


设置

我们将分发代理的包大小设置1024Byte,那么怎么设置呢?

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修改分发agent 的作业

(1)打开分发代理作业

(2)转到步骤

(3)双击“运行代理”,然后添加参数??-PacketSize 1024?,点击确定,退出作业属性

(4)停止分发代理作业

(5)开始分发代理作业

?

这样设置过后,分发代理就会以新的参数运行

?

但是代理配置文件是看不出来当前分发代理的运行参数的,还是显示4096Byte

?

?

方法二新建一个代理配置文件,然后直接修改参数

(1)默认的代理配置文件是修改不了的

(2)新建一个代理配置文件

(3)选择默认代理配置文件(新代理的默认值)

(4)输入配置文件名:testprofile,把“仅显示此配置文件的参数”的勾去掉,修改-PacketSize参数为1024,然后点击确定

(5)勾选testprofile,然后点击确定

?

(6)跟分发作业一样,点击“停止分发代理”,然后点击“启动分发代理”,使设置生效

?
验证 那么我怎么知道究竟当前分发代理是否使用1024Byte大小的包来传送呢? 这时候可以借助 Microsoft Process Monitor 3.10这个工具 ? 在发布端使用这个工具来监测一下


复制分发代理
复制分发代理是一个可执行文件,它能将快照(对于快照复制和事务复制)和保存在分发数据库表中的事务(对于事务复制)移动到订阅服务器上的目标表中。

若要启动分发代理,请从命令提示符下执行 distrib.exe

?
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分发代理进程的进程ID(PID),然后打开 Microsoft Process Monitor 3.10,设置筛选条件 使用process monitor来监控分发代理传输的包大小

?
看一下length,最大的包也不会超过1024,说明设置生效了 ?

?未分发命令降下来了 ?






注意: 当你的服务器中当前多个数据库是做了复制的,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logread进程,多个数据库就对应多个 logread进程 分发代理也是,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分发代理,每个分发代理对应他们各自的进程 (distrib进程) 所以一定要看清楚,你当前查看的 distrib进程是不是你刚才设置的那个分发代理

?
总结 ? 这篇文章只是阐述了复制的过程当中出现问题的其中一个原因,当然还有很多原因,例如 发布库的日志文件VLF太多等等。。。 ? 在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多个角度分析,不能死磕一个方面,因为复制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 ? 有可能是发布端的问题,有可能是分发端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订阅端的问题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