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中一些常用的数据表操作语句笔记
0.创建表 CREATE TABLE 表名 (属性名 数据类型 [完整性约束条件], 属性名 数据类型 [完整性约束条件], 属性名 数据类型 [完整性约束条件]) “完整性约束条件”是指指定某些字段的某些特殊约束条件。 create table example(id int,name varchar(20),sex boolean); 上例创建了example表,有三个字段,id整型,name字符串型,sex布尔型。
1.查看表结构 describe 表名 describe可简写为desc。 2.查看表详细结构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G G增强显示可查看性 show create table 语句可以查看表字段,各字段数据类型,完整性约束条件,标的存储引擎,字符编码等. 3.修改表名 alter table 旧表名 rename [to] 新表名; 4.修改字段的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属性名 数据类型; 5.修改字段名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旧属性名 新属性名 新数据类型; 旧属性名参数指修改前的字段名,新属性名参数指修改后的字段名,如果不指定数据类型则数据类型不变。 6.增加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add 属性名1 数据类型 [完整性约束条件] [first] after 属性名2; first可选项指此字段为表的第一个字段,after 属性名2指放在指定字段后面,默认最后一位。 7.删除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属性名; 8.删除关联表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foreign key 外键别名; 外键别名参数指创建表时设置的外键代号。 (2)删除没有被关联的普通表 drop table 表名; 删除一个表时,表中的所有数据也会被删除。删除表时最好先将表中的数据备份一下。 (3)删除被其他表关联的父表 例如创建了一个example4表依赖于example1表,example4表的外键stu_id依赖于example1表的主键。example1表时example4表的父表。 如果要删除example4表,必须先去掉这种依赖关系。最简单的办法是先删除子表example4,然后删除父表example1。但这样可能会影响子表的其他数据。 另一种方法是先删除子表的外键约束,然后删除父表。这种方法不会影响子表的其他数据,可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 比如,example4表的外键别名是d_fk,删除example4的外键约束 alter table example4 drop foreign key d_fk; 。 可以通过show create table example4 G来查看是否已删除。 drop table example1; .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