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Golang包导入
参考文章:http://www.cnblogs.com/sevenyuan/p/4548748.html
Golang使用包(package)这种语法元素来组织源码,所有语法可见性均定义在package这个级别,与Java 、python等语言相比,这算不上什么创新,但与C传统的include相比,则是显得“先进”了许多。
Golang中包的定义和使用看起来十分简单: 通过package关键字定义包: package xxx 使用import关键字,导入要使用的标准库包或第三方依赖包。 import "a/b/c" import fmt" c.Func1() fmt.Println(Hello,World") 很多Golang初学者看到上面代码,都会想当然的将import后面的"c"、"fmt"当成包名,将其与c.Func1()和 fmt.Println()中的c和fmt认作为同一个语法元素:包名。但在深入Golang后,很多人便会发现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在使用实时分布式消 息平台nsq提供的go client api时: 我们导入的路径如下: import “github.com/bitly/go-nsq” 但在使用其提供的export functions时,却用nsq做前缀包名: q,_ := nsq.NewConsumer("write_test","ch",config) 人们不禁要问:import后面路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到底代表的是啥? 是包名还是仅仅是一个路径? 我们一起通过试验来理解一下。 实验环境:go version go1.7.5 windows/amd64。 初始试验环境目录结构如下: GOPATH=E:projectgopkgtest E:projectgopkgtest>tree /F 1、编译时使用的是包源码还是.a文件 我们知道一个非main包在编译后会生成一个.a文件(在临时目录下生成,除非使用go install安装到$GOROOT或$GOPATH下,否则你看不到.a),用于后续可执行程序链接使用。 比如Go标准库中的包对应的源码部分路径在:$GOROOT/src,而标准库中包编译后的.a文件路径在$GOROOT/pkg/windows_amd64下。一个奇怪的问题在我脑袋中升腾起来,编译时,编译器到底用的是.a还是源码? 我们先以用户自定义的package为例做个小实验。 GOPATH=E:projectgopkgtest E:projectgopkgtest>tree /F
//foo1.go package foo //main.go package main 执行go installlibproj1/foo,Go编译器编译foo包,并将foo.a安装到$GOPATH/pkg/windows_amd64/libproj1下。 编译app1:go buildapp1,在当前目录下生成app1.exe可执行文件,执行app1,我们得到一个初始预期结果: C:UsersAdministrator>app1
现在我们无法看出在生成可执行程序时使用的到底是foo的源码还是foo.a库文件。我们修改一下foo1.go的代码: //foo1.go package foo
再重新编译app1,并执行: C:UsersAdministrator>go build app1 实际测试结果告诉我们:在使用第三方包的时候,当源码和.a均已安装的情况下,编译器链接的是源码。 那么是否可以只链接.a,不用第三方包源码呢?我们临时删除掉libproj1目录,但保留之前install的libproj1/foo.a文件。 我们再次尝试编译app1,得到如下错误: C:UsersAdministrator>go build app1 编译器还是去找源码,而不是.a,因此我们要依赖第三方包,就必须搞到第三方包的源码,这也是Golang包管理的一个特点。 到这里我们明白了所谓的使用第三方包源码,实际上是链接了以该最新源码编译的临时目录下的.a文件而已。 Go标准库中的包也是这样么?对于标准库,比如fmt而言,编译时,到底使用的时$GOROOT/src下源码还是$GOROOT/pkg下已经编译好的.a呢? 我们不妨也来试试,一个最简单的hello world例子: //hello.go package main 我们先将$GOROOT/src/fmt目录rename 为fmtbak,看看go compiler有何反应? E:project>go build . 找不到fmt包了。显然标准库在编译时也是必须要源码的。不过与自定义包不同的是,即便你修改了fmt包的源码(未重新编译GO安装包),用户源码编译时,也不会尝试重新编译fmt包的,依旧只是在链接时链接已经编译好的fmt.a。 2、import中的是路径还是包名 从第一节的实验中,我们得知了编译器在编译过程中依赖的是包源码的路径,这为后续的实验打下了基础。下面我们再来看看,Go语言中import后面路径中最后的一个元素到底是包名还是路径名? 本次实验目录结构: GOPATH=E:projectgopkgtest E:projectgopkgtest>tree /F 按照Golang语言习惯,一个go package的所有源文件放在同一个目录下,且该目录名与该包名相同,比如libproj2/foo目录下的package为foo,foo1.go、 foo2.go…共同组成foo package的源文件。但目录名与包名也可以不同,我们就来试试不同的。 //foo1.go package bar
注意:这里package名为bar,与目录名foo完全不同。 接下来就给app2带来了难题:该如何import bar包呢? 我们假设import路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是包名,而非路径名。 package main 编译app2: C:UsersAdministrator>go build app2
编译失败,在两个路径下无法找到对应libproj2/bar包。 我们的假设错了,我们把它改为路径: package main 再编译执行: C:UsersAdministrator>go build app2 这回编译顺利通过,执行结果也是OK的。这样我们得到了结论:import后面的最后一个元素应该是路径,就是目录,并非包名。 go编译器在这些路径(libproj2/foo)下找bar包。这样看来,go语言的惯例只是一个特例,即恰好目录名与包名一致罢了。也就是说下面例子中的两个foo含义不同: import libproj1/foo" //这里的foo指的是路径 func main() { foo.Foo()//这里的foo指的是包名 } 再类比一下标准库包fmt。 import "fmt" 这里上下两行中虽然都是“fmt",但同样含义不同,一个是路径 ,对于标准库来说,是$GOROOT/src/fmt这个路径。而第二行中的fmt则是包名。go编译器会在$GOROOT/src/fmt路径下找到fmt包的源文件。 3、import m "lib/math"
Go language specification中关于import package时列举的一个例子如下: Import declaration Local name of Sin import "lib/math" math.Sin 那m到底是包名还是路径呢?既然能通过m访问Sin,那m肯定是包名了,Right!那import m "lib/math"该如何理解呢? 根据上面一、二两节中得出的结论,我们尝试理解一下m:m指代的是lib/math路径下唯一的那个包。 GOPATH=E:projectgopkgtest E:projectgopkgtest>tree /F package hello //world.go package world 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当前test文件夹有两个包文件,分别是hello和world,下面进行编译: E:projectgopkgtest>go build test 我们收到了错误提示,编译器在这个路径下发现了两个包,这是不允许的。 我们再作个实验,来验证我们对m含义的解释。 GOPATH=E:projectgopkgtest E:projectgopkgtest>tree /F //hello.go //main.go package main 下面进行编译main包: E:projectgopkgtest>go build main 执行结果与我们推论完全一致。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