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中切片使用的注意事项小结
前言 Go 语言中的slice类型可以理解为是数组array类型的描述符,包含了三个因素:
因此当我们定义一个切片变量,s := make([]int,5,10),即为指向了一个最大长度为10的底层数组,目前切片s使用到的长度为5。 在使用切片的时候,有几个注意事项,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使用append 先看一个例子: // 创建一个整型切片 // 其长度和容量都是 5 个元素 slice := []int{10,20,30,40,50} // 创建一个新切片 // 其长度为 2 个元素,容量为 4 个元素 newSlice := slice[1:3] // 使用原有的容量来分配一个新元素 // 将新元素赋值为 60,会改变底层数组中的元素 newSlice = append(newSlice,60) fmt.Println(slice,newSlice) 输出: [10 20 30 60 50] [20 30 60] 下图可以非常形象的说明上述代码的运行原理: 仅做一点点小的改变,结果就不一样了: // 创建一个整型切片 // 其长度和容量都是 5 个元素 slice := []int{10,50} // 创建一个新切片 // 其长度与容量相同 newSlice := slice[1:3:3] // 注意这里 // 使用原有的容量来分配一个新元素 // 将新元素赋值为 60,会改变底层数组中的元素 newSlice = append(newSlice,60) // newSlice 的底层数组已经不是 slice 了,这个改变不会影响 slice newSlice[0] = 0 fmt.Println(slice,newSlice,cap(newSlice)) 以上代码会输出: [10 20 30 40 50] [0 30 60] 4 原因在于:当往 newSlice 中新增元素的时候,由于其容量不够,newSlice 会拥有一个全新的底层数组,其容量是原来的两倍(Go 会自动完成这个操作,一旦元素个数超过 1000,增长因子会设为 1.25) 使用 range 遍历 slice 在使用 range 遍历 slice 的时候,range 会创建每个元素的副本,看看这个例子: slice := []int{10,40} // 迭代每个元素,并显示值和地址 for index,value := range slice { fmt.Printf("Value: %d Value-Addr: %X ElemAddr: %Xn",value,&value,&slice[index]) } 输出: Value: 10 Value-Addr: C420014060 ElemAddr: C420018080 Value: 20 Value-Addr: C420014060 ElemAddr: C420018088 Value: 30 Value-Addr: C420014060 ElemAddr: C420018090 Value: 40 Value-Addr: C420014060 ElemAddr: C420018098 可以看到 Value-Addr 跟 ElemAddr 的地址是不同的,印证了上面的说法。而每次迭代的变量的地址是相同的,说明迭代过程复用了这个变量,也是一种防止内存浪费的做法。 多维切片 创建一个多维切片: // 创建一个整型切片的切片 slice := [][]int{{10},{100,200}} 其结构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其中第一维可以看成长度为 2,容量为 2 的保存了切片类型的切片,第二维则是整形切片。 其他规则则同处理一维切片一样了,比如: // 为第一个切片追加值为 20 的元素 slice[0] = append(slice[0],20) 上述操作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谢谢大家对编程小技巧的支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