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查找表元素过程(元表、__index方法是如何工作的)
?
Lua查找表元素过程(元表、__index方法是如何工作的)Lua的表本质其实是个类似HashMap的东西,其元素是很多的Key-Value对,如果尝试访问了一个表中并不存在的元素时,就会触发Lua的一套查找机制,也是凭借这个机制,才能够实现“面向对象”的。
输出为nil的原因很简单,tempTable中并没有memberA这个成员,这符合我们平时对HashMap的认知。但对于Lua表,如果tempTable有元表,情况就不同了。 什么是元表: 我的理解中,元表像是一个备用查找表,说白了假设表A的元表是B,那么如果在A中找不到的东西就会尝试在B中去找。 __index元方法: 按照之前的说法,如果A的元表是B,那么如果访问了一个A中不存在的成员,就会访问查找B中有没有这个成员。这个过程大体是这样,但却不完全是这样,实际上,即使将A的元表设置为B,而且B中也确实有这个成员,返回结果仍然会是nil,原因就是B的__index元方法没有赋值。按照我的理解, __index方法是用来确定一个表在被作为元表时的查找方法。这么说有点绕。所以: 举个栗子:) ?
?
输出的结果为1,符合预期
在上述例子中,访问son.house时,son中没有house这个成员,但Lua接着发现son有元表father,于是此时father被当做元表来查找,此时,Lua并不是直接在father中找名为house的成员,而是调用father的__index方法,如果__index方法为nil,则返回nil,如果是一个表(上例中father的__index方法等于自己,就是这种情况),那么就到__index方法所指的这个表中查找名为house的成员,于是,最终找到了house成员。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