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大数据分析客户一夜情,Uber惹发众怒
(译自《世界报》,Power by) 点燃这把火的,是一张来自百度大数据平台百度迁徙的数据截图。图片内容显示,在2月9日23点之前的8小时内,百度迁徙平台上显示东莞人群迁移的主要城市名单。 来自新闻观止的分析称,在8个小时内,长途迁出东莞人口最多的城市排名分别是:香港、赣州、衡阳、宁波、梧州、漳州、上海、武汉、北京、青岛。 很多人用“逃离东莞”作为调侃,来给这张图配说明。在微博上,还有人说,百度迁徙的这张图片表明,扫黄大扫帚把性工作者赶到香港等几个城市。 这其实是一种误读。扫黄是从2月9日开始的,但在1月26日之前,大量人群从东莞迁移到北京、上海、武汉和青岛等一线城市。 自1月26日开始,两周期间,一直有大量人群从东莞迁移到香港、郴州、赣州、宁波和漳州等几个城市。可见,不能单纯的凭2月9日的百度迁徙图,就得出有大量的性工作者“逃离”到香港、郴州、赣州、宁波和漳州。 拥有八百多万人口的东莞,它8小时的人口流动,跟色情行业的关联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越临近春节,从东莞迁移到周边省份二三线城市的人越多。这跟东莞的整个经济结构是有关的——东莞大量的制造业,劳动力来自江西、湖南和湖北等周边省份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需要返乡,过完春节再回东莞。每年都像候鸟一样迁徙。 这里再解释一下百度迁徙,百度地图春节人口迁徙大数据(简称百度迁徙)是百度在2014年春运期间推出的一项技术项目。百度迁徙利用大数据,对其拥有的LBS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采用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动态、即时、直观地展现中国春节前后人口大迁徙的轨迹与特征。 百度迁徙本来的意义是为了记录和呈现春运人口迁徙状况,却歪打正着遇上了CCTV东莞事件,因而被解读成了“嫖客跑路示意图”。 从上述时间点孤立地看,上述结论当然可以成立,但是从CCTV曝光之前的东莞春节人口迁徙来看,东莞相对平静的初六和风波骤起的初十迁徙数据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反倒需要注意的是,百度迁徙的数据来源是来自百度地图,而千万上亿级别的手机位置数据则被百度掌握,你我他可能都是这以大数据项目的贡献者,不管你是否自愿。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联网,或许意味着被跟踪着。 百度这款基于大数据的迁徙图产品所使用的数据是批量化、去中心化的数据,呈现的是群体性运动趋势而不是个体行为。LBS领域专家认为,此次东莞事件引发对百度地图的误读,其实源于大众对大数据技术的不了解所,大数据与用户隐私数据完全是两个概念。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百度迁徙涉及到的定位数据并非直接来源于用户,而是来源于采用百度地图LBS定位服务的数十万个APP应用。这些APP应用由数万开发者提供,也就是说,百度迁徙使用的相关数据都是批量化、去身份化的数据,不会与人的真实身份相对应;其次从百度迁徙的产品特征上来说,百度迁徙关注的是群体性趋势,而不是个体行为,因此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并不会涉及公众的个人隐私问题。 来源:腾讯新闻、新闻观止等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