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李大同 (https://www.lidato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大数据分析:国考状元是怎么炼成的

发布时间:2020-12-14 02:30:15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首先,我们要知道,国考目前是一个什么状况,参加国考的童鞋有多“惨”! 上图,你主要看到了,2015年参加国考1287068人;竞争最激烈2625:1;204个岗位无人报考; 好的,从这个数据你能看到,国考报名人数逐年增加,近年有所减缓; 好了,如果你看到这张图,


首先,我们要知道,国考目前是一个什么状况,参加国考的童鞋有多“惨”!


上图,你主要看到了,2015年参加国考1287068人;竞争最激烈2625:1;204个岗位无人报考;


好的,从这个数据你能看到,国考报名人数逐年增加,近年有所减缓;


好了,如果你看到这张图,会不会更加“开心”?国考的录取率为1.28%,百里挑一,很有挑战!

看了上面3组数据,不管你是心平气和,还是狂躁不安。下面的一些忠言,值得收藏,相信会给你很大的帮助:



2016国家公务员行测复习指导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复习

  常常会产生以下几个误区:

  1.认为言语理解与表达就是考语文基础知识

   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理解。言语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具体形式,公务员考试在设计这部分题型时主要集中在对应试者思维能力的考查上,比如分析、推理、 归纳、总结等,而并非常规意义上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考生若想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应考能力,不应该集中在“死记硬背”上,而要着重提高自身的思 维能力,通过真题思考命题人在题目背后考查的要点及思维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一通百通,提高效率。

  2.认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没有什么做题的技巧和方法,就是单纯地阅读

   相信有相当数量的考生认为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题目没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就是单纯地逐字逐句进行阅读,然后再根据多年养成的“语感”选择一个答案。但是 我们马上就会面临这样的窘境:有些题目读完之后观察选项,发现似乎都有一定道理,模棱两可,真假难辨,而时间就在这不断的犹豫徘徊中悄悄溜走。此外还有许 多题目,哪怕是选对了,也是偶然猜对了答案,至于为什么对,或者为什么不对却理不清头绪。如果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做题中出现了上述状况,说明你对 言语理解与表达这类题目还没有完全掌握其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尚处在单纯阅读判断的初级阶段。


二,判断推理的复习

  判断能力测试的初衷是测试考生的快速判断能力。判断能力是逻辑能力,测试是对逻辑能力的检测手段。在考试中这一板块花费较多时间的原因通常有:

  1.对必须固化得逻辑不能脱口而出,举例说明,考生对25×25=625,只要0.3秒就可以完成,而对“并非所有人都必然享受优质的服务=有的人可能不享受优质的服务”这样的语句等价互换则要费些心思。

  2.阅读方法不对,大多数人的习惯阅读方式是通览阅读,这种阅读方法很难做到有效阅读。其实试题是有一定结构联系的,这也是有原理地,而这些都需要在阅读中把握,可以这样说,只要原理清楚,阅读方法正确有效,判断的过程只要几秒。

  3.大脑疲劳,大脑疲劳导致分析试题超时的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个分析问题能力很强的人,如果不注重脑力锻炼,也会出现连续思考的过度疲劳!


三,常识判断的复习

  作为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一种的必考题型,重点是考察公务员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这也是公务员这样的职业所要求的。

  虽然从考试大纲来看,这类的题型的所占的比例在下降,但根据依法治国的思想,作为准公务员,应具有知法,懂法,守法的基本素质。


四,资料分析的复习

  1,坦率的说,资料分析在行测的五大题型中,算不上技术含量特别高的部分,其知识点和做题技巧相对比较集中,掌握其中要领也并不难。然而,无数考生总是反复提两个问题:为什么资料分析总是做不快?为什么资料分析总是做不快?

   2,导致以上困惑的具体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无论你头痛的材料的阅读,还是答案的计算,或是题意的理解,或是统计的术语,仰或是答题的技巧,你必须明白的 是:资料分析是一门技术活,一门可操作性极强的术语。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答对多的题目,唯一的一种方法就是:在正确方式引导下进行机械化,流程化操 作。


五,数量关系的复习

   考生在备考之前必须理解这样一个道理:“数量关系”的复习,既不能只是盲目依靠题海战术,也不能仅依赖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自认深厚的数学功底,更不能把 希望完全寄托在三五天的培训课堂上,考生要最大程度的挖掘自己的做题潜能,就必须明白:把握正确的方向,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地练习才是克题制胜的法 宝,为此,大家务必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题型 首先,考生必须熟练地掌握所考题型的“完全分类”,了解题型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能够辨别不同题型的基本特征。这就有五种题型,

  其次,无论你参加那种形式的行测,你所考的试题当中几乎所有的题目都能在往年国家,地方等考试试卷中找到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题型,因此,大题量,大范围的真题复习显然尤为重要。

  基础 数学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考生必须掌握所有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公式。如果不熟悉常用幂指数,就不会有基本的数字敏感;如果不了解整数的整除特征,应对数学关系将寸步难行;如果没有基础的数学公式储备,很多运算题目将无从下手。

  思想 构造法,极端法,枚举法,归纳法,逆向法,图示法,设“1”法等等,都是数学题当中典型的解题思想,每一种方法都是解题金钥匙,需要考生在实战中细细领悟。

  方法 列方程和解方程是大家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基本能力,而能用方程解题是区分公考数学运算题与小学奥数题的两大基本特征之一,很多题目因为方程的运算而变得简单。譬如“牛吃草问题”,在方程组的帮助下变得十分简单。

  技巧 如果会用“十字交叉法”,你可以逃过方程直接口算出答案,如果会用“带入排除法”,你可以回避很多复杂的计算,简单的让你意想不到,还有等等计算方法。

  心态 心态的好坏,决定了考场上战术与战略的成败。从整体来说,一定要学会“先易后难”的做题顺序,将最宝贵的分分秒秒投入到自己最有把握的题型上来。而针对具体题型,一定要遵循“机械化程序化”的解题思路,考场时间有限,并不是大家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场所!


  总结,考生普遍反映公考的题量大,时间紧,平均55~60秒做一道题,这样自然倍感压力。其实,这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共同问题,这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公平的。

  一般来说,经过自我训练,试卷中有1∕3的试题属于10~20秒完成,1∕3试题需要40~60秒完成,还有弱于1∕3的试题需要60~90秒解答。超过这个时间就没有意义了。

  以上絮言,或失条理,这也是解题的顺序,但求点滴有益,敬祝各位天天向上!

2016国家公务员申论复习指导

一、定制适合个人的备考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克服对军转统一笔试的担忧和困扰,需要抓好复习备考这个重要环节,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一)往年备考中暴露的问题。从历届学员培训情况上看,普遍反映出四个主要问题:

一是不重视制定个人备考计划;

二是不知道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

三是不知道采取什么样的训练方式才适合自己的备考;

四是不知道从哪几方面开始准备。

为了帮助学员在训练中克服上述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从长期、中期、短期三种方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安排备考计划。

(二)制定长期备考计划。利用三个月的时间整体规划,按时间划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申论基础知识学习,参加培训或自学;

第二阶段,网上视频自学,解题模仿训练,巩固所学知识,重视申论思维培养;

第三阶段,综合解题能力提升,从模仿训练转入题型解析总结规律,建立解题模型;

第四阶段,网上解题训练,查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训练;

第五阶段,训练自主解题能力的提升,查漏补缺,完善提高,形成个性解题套路。

(三) 制定中期备考计划。将备考时间合理地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申论基础知识学习,培养申论意识;

第二阶段,综合解题能力提升,归纳解题规律;

第三阶段,调状态,找手感,模拟冲刺训练。

(四)制定短期备考计划。将备考时间依据个人情况划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申论基础知识学习,加强模仿解题训练;

第二阶段,总结方法,模拟解题训练,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二、备考期间抓好学习和训练的主要内容

(一)申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

1.往年学员在这个阶段暴露出的问题。对申论基础知识了解不多,认为解答申论很神秘;对申论解题技巧、方法不会应用,存在畏难情绪;对申论思维方法和身份定位没有转变,不知如何转换;对模仿解题训练不能上手,认为专业不对路。

2. 初期训练阶段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掌握基础知识。(图图微信公众号:huatumall)了解申论的特点、申论试卷结构、试题的基本类型、试题的作答要 求、试题的命题规律、试题的判分规则等内容;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学会申论给定材料阅读方法、申论材料综合分析方法、问题概括归纳方法、制定方案对策方 法、申论公文写作方法、申论文章写作方法等内容;应用申论基础知识,进行模仿解题训练,学会完整解题步骤、解题技巧方法的应用。

3 初期训练阶段需要把握的重点难点。训练申论材料的阅读理解,结合模仿解题训练精研、细读、理解、想透历年真题的命题思路,试题材料的构成,作答要求方式; 训练透过题意作答试题,能够全面理解申论作答的整体思路,掌握解题步骤及方法技巧的使用;训练思维的转变,掌握不同身份作答申论试题的方式,训练申论思维 模式的成形;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深读十八大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近一年来的施政热点,社会热点,拓展自己的解题视野;在这个阶段要求学员关注细节,夯实 基础,学会模仿和解题技巧方法的应用。

(二)综合解题深化训练阶段

1.往年学员在这个阶段暴露出的问题。理论基础知识积累不足,没有学深学透;解题方法、技巧应用不强,缺乏总结归纳;对给定材料题意理解不深,不能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解题方法和写作方法掌握不牢,实践练笔做题较少。

2.深化训练阶段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在解题训练中剖析国考、省考、市考、军考的各类题型,总结解题规律,建立模型;深化训练申论材料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方案制定、提炼解题方法的应用;训练申论解题的整体作答的方法和规律,加强申论文章的写作练习。

3. 深化训练阶段需要把握的重点难点。熟练掌握申论材料的阅读方法及阅读程序,强化理解能力提高;熟练掌握解题的全过程,形成解题模型;认真总结归纳各类题型 的作答套路;训练理解申论材料的背景主旨,深刻认识题意的本质,完善解题能力的提升;查找薄弱环节,学会举一反三思考问题,制定改进弱项计划;在这个阶段 要求学员关注全部,形成整体,总结解答各类题型套路。

(三)自主解题能力提升阶段

1.往年学员在这个阶段暴露出的问题。查漏补缺不到位,深思细研想得不透;训练解题不知标准答案,报班学习不深究;模拟实战找不到解题感觉,完整规范解题做的少;归纳反思不全面,缺乏整体解题思路。

2.提升自主解题阶段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模拟实战适度做真题,现场判分纠正学习偏差;真题解析分步讲评,透彻分析试卷解答,总结自主解题方法;补齐弱项,巩固强项,确定标准解题,形成个性化解题套路。

3. 提升自主解题阶段需要把握的重点难点。深入反思申论材料构成内容,技巧方法的应用,总结解题思路和解题经验;模拟作答真题,研究标准作答方式;参加模拟实 战现场判分、分析讲评,补齐短板;认针研究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套路,形成个性化解题思路;归纳个人解题方法,比较不同形成自我,悟出道理解答申论;这个 阶段要求学员形成个人特色,用心归纳总结,练就解题艺术,成为最高境界。


三、备考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抓好申论材料阅读理解关键环节。产生的问题来源于材料,答案获取来于源材料,做好阅读理解基础功课,提高解题能力,总结解题经验。

(二)抓好申论试题整体材料的深化分析主线环节。熟悉材料构成,找准题意的主旨,透过给定材料的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三)抓好思维转变的定位环节。每份申论真题都是以特定身份进行作答,要用申论思维的方法应用于模拟训练之中。

(四)抓好持之以恒的耐受训练。无论制定什么样的备考计划,执行力在自己。在复习中要耐得住、听得进、坐得下、学得会,克服急躁情绪。

(五)抓好备考的系统训练。科学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不同的训练阶段学员反映出的问题都不同,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克服模式解题,逐步形成个性化解题路数。

(六)抓好查漏补缺环节训练。在实践中不断熟悉历年真题作答方法和解题思路,再经过个人不断总结,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办法。


END.



扫码快速加入微信群!


大数据人

大数据人微信号:bigdata_ren

大数据人是一个专注大数据、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应用案例和数据可视化的科技网站。从数据角度出发,讲述大数据健康医疗、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社交、舆情、教育、征信、物流、税务、工/农/商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并关注科技前沿问题,如:块数据、机器人、互联网+、工业4.0等。我们只提供最权威最干货最接地气最具价值的内容。

立志成为中国大数据第一社区!


微信公众号:大数据人(bigdata_ren)

官网:bigdata.ren

投稿邮箱:289585305@qq.com

大数据人读者千人QQ群:213259606

新浪微博:@大数据人社区

百度直接搜:大数据人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