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Power全面推动认知时代大数据分析发展
近日,IBM在2015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上分享了其在大数据分析领域的最新成果,阐述了面向大数据分析领域的IT基础架构的最新战略。针对企业在认知时代面临的大数据分析工作负载,IBM坚信要以全新的IT基础架构作为支持。凭借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持续革新,IBM致力于助力大数据应用创新,通过打造基于Power的本地生态系统,全面推动本地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数据量激增的同时,数据类型也变得更为复杂多样。如何快速处理这些数据、使其产生价值,如何结合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分析进行预测、推理、感知的判断并采取相应行动,成为了企业亟需思考的难题。面对当前挑战,企业需要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具备高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的认知系统。未来,随着数据量的进一步增长,企业将需要一个具备更强事务处理能力、更灵活调配系统架构的领先IT基础架构。 IBMPower一直致力于凭借领先的IT基础架构,满足企业的大数据分析需求,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针对大数据分析与认知工作负载,IBM于年内推出了多款Power产品。PowerSystems LC服务器基于OpenPOWER基金会创新成果,针对企业大数据分析工作负载,能够提供比同等x86服务器更快的速度及更低的成本,帮助客户实现便捷、快速的部署。此外,IBM不仅凭借基于POWER8的Linux专属服务器帮助用户发展新兴应用,还通过企业级高性能Linux分区服务器为用户的关键应用提供支持,帮助企业发展新兴工作负载、实现业务转型。
着眼未来趋势,IBM坚信认知技术与思维是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IBM在认知计算领域的卓越代表,沃森(Watson)在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方面已取得突破性成就,拥有分析海量数据、处理并行复杂数据以及快速判断和应答响应等卓越能力。基于由IBMPower平台构建的高性能运算基础架构的支持,IBM正联合多家合作伙伴,推动沃森的应用。
除了不断革新Power硬件平台,IBM还通过对本地人才的培养推动大数据应用的创新。今年,IBM已联手CSDN成功举办了8期POWER8极限挑战赛,吸引了逾万人次参赛。IBM也成功举办了十余次培训沙龙,为开发者带来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以“12小时马拉松决赛”为名的年度总决赛中,共计35名来自高校、研究院及互联网公司的选手同台竞技。选手们根据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基于Power平台进行大数据应用与软件的开发与创新。 经过12个小时的激烈角逐,由来自百度公司的张冠星、王瑞、黄平春三位选手组成的参赛队伍在本次挑战赛中夺得头筹。获奖选手表示:“随着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由终端用户产生的数据量日益庞大,这为互联网公司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大数据处理压力。针对这些现实需求,我们在这次比赛中基于IBMPOWER8同步开发了两套算法,并根据比赛在算法准确性、测试时间等方面的评判标准,提交了其中更具优势的一套算法。对于此次获奖,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我们也相信,随着更多同行加入到基于Power平台进行开发的阵营,我们将能更好地帮助本地企业针对大数据工作负载实现基础架构的优化。” 此以,IBM还以不同形式联合合作伙伴为本地开发者提供基于Power的开源技术创新环境,帮助开发者加速其创新进程。本地开发者除了可以在SuperVessel的若干个在线实验室中访问开源软件、创建和测试众多新兴应用,还能在极客地带体验社区中感受由Power支持的Linux开发环境,进行Linux应用的开发、构建、迁移与测试。 推动基于Power的生态系统发展提升大数据领域合作伙伴能力 为提升本地合作伙伴的能力,IBM还与合作伙伴联手积极推动本地开源技术生态系统的构建。在IBM“中国合伙人”战略的引领下,IBM与CSDN等伙伴联手启动Linux开源生态系统联盟,基于IBM多年来为开源领域提供的先进支持,携手国内ISV、开源技术社区、企业用户、创投公司等多方力量,共同打造一个基于Power技术的开源技术生态圈。其中,IBM与星环科技联手推出全新大数据解决方案,在实现进一步平台优化后,该方案将能提供更为卓越的性能,满足当前市场对基于开源平台的领先大数据方案的需求。此外,IBM与巨杉软件深入合作,已将双方深度技术整合的成果大量应用于金融行业。 此外,IBM还联手OpenPOWER基金会成员推出了全新硬件加速ISV支持计划,为本地ISV免费提供基于RedPOWER服务器以及赛灵思FPGA的云端开发及测试环境,帮助ISV提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研发能力,促进第二代分布式计算的发展。 IBM大中华区硬件系统部服务器解决方案副总裁施东峰表示:“IBM一直秉承开放与开源的宗旨,积极从各个方面为本地大数据分析领域的ISV和开发者提供支持,打造、扩展本地生态系统。在全新时代,IBM将持续投入,使ISV与合作伙伴得以在基于Power的开源环境里进行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本地生态的蓬勃壮大。”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