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李大同 (https://www.lidato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大数据为电影插上理性翅膀

发布时间:2020-12-14 02:08:36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您还可以搜索公众号“ D1net ”选择关注D1net旗下的各领域(云计算,数据中心,大数据,CIO,企业协作,网络数通,信息安全,企业移动应用,系统集成,服务器,存储,呼叫中心,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的子公众号。 ======= 热播美剧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您还可以搜索公众号“D1net”选择关注D1net旗下的各领域(云计算,数据中心,大数据,CIO,企业协作,网络数通,信息安全,企业移动应用,系统集成,服务器,存储,呼叫中心,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的子公众号。


=======


热播美剧《纸牌屋》,让全世界影视业感受到了大数据的魅力。在国内,为了取得好票房,互联网公司、院线、电影公司正在开始大数据挖掘和应用的尝试。其中,《小时代》系列电影被认为是我国大数据应用的代表。


“早在投资之前,制作方就委托我们对郭敬明的同名原著在文学网站上的点击量、点击用户身份等关键数据进行了人物画像,并据此分析出影片的观众主体是90后女生。” 近日,刚刚获准挂牌新三板的艾漫科技CEO夏宗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小时代》和《北京爱情故事》两部赚得盆满钵盈的电影,幕后都有艾漫科技提供大数据支持。


在好莱坞,一部电影从研发阶段,到片名、阵容、档期的确定,都可以得到不同的数据支持。《纸牌屋》制作方,一家类似于中国优酷土豆的视频网站Netflix,挖掘自己网站的数据,用于倒推前台的影片生产。他们发现,喜欢BBC剧、导演大卫·芬奇和老戏骨凯文·史派西的用户存在交集,一部影片如果同时满足这几个要素,就可能大卖。《纸牌屋》就满足了这三个元素。


夏宗靓说,“好莱坞一直有这样的数据体系,中国相对落后但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片方认识到数据的价值而选择进行合作。”


《小时代1》上院线之后,艾漫科技的大数据系统发现观众对郭敬明的导演功力有质疑,而此时《小时代2》已经拍完。综合大数据结果,艾漫建议《小时代2》在“七夕档”上院线,因为如果等待半年,关注度下降的同时,郭敬明的导演水平会受到更多质疑。


此外,大数据还发现,由于“小时代”系列的82%的关注者都是90后,而针对90后,晚上十点的排片比传统的晚上八点更合适。


这些建议最终都被片方采纳。“票房的成功验证了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夏宗靓说。


这些大数据是如何做出这些精准判断的呢?据了解,艾漫科技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算法,以及一个容量高达1.7PB的数据库。依据受众对标的物的喜好、消费习惯、行为特点等元素,进行精准的预判(结果误差在10%以内)。


夏宗靓告诉记者,艾漫抓取的是全网的娱乐数据,“我们拥有7亿用户数据,精准画像用户超过1.3亿”。


做大数据首先要能正确地理解并搜集数据。在自然语言理解上,艾漫可在博大精深的汉语中精准的抽取关键词以及观点并做出情感的分析判断,比如准确判断出“这部影片真是让我醉了”等影评的真实情绪。


夏宗靓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要去寻找一部叫做《风暴》的电影,通过简单的爬虫搜索,只能获得一些与电影无关的东西,比如天气预报、反腐风暴等。而艾漫通过上下文检索分析,检索关键词上下各三页内容的相关性,并分析出是否属于需要收集的内容。


大数据为电影投资方提供了可量化的指标,而不再像过去一样依靠经验或者传统渠道的反馈,或者说让制片人更理性了。


虽然大数据能够给电影提供一定参考,但大数据并不直接与一部成功的作品画上等号。“大数据也不能保证成功,只是在不断提高成功的几率,因为通向成功的路上,变量太多了。”夏宗靓说,“未来每一个影视内容的产生,都是艺术感性创造和大数据理性支持的叠加,缺一不可”。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