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用户画像&数据价值挖掘
文·blogchong
大伙儿看到题图是不是感觉有点奇怪? 哈哈,没错,这个截图是我用某个微信公众号分析工具提取的我公众号的画像报告。 其他的不说了,单就截图的这些信息吧来分析一下吧。
好吧,这都什么鬼? 我的公众号人数大约在1300人左右,更新有一年了,总文章数,没有千八百也就数十近百篇了吧。主题的话,好吧,这还用说吗? 结合主题性质,再来看一下上面的分析报告:
其实最近也是一直在研究微信公众号的画像数据,也算是小有成果,所以看到这么一个有趣的情况,忍不住想说道说道。 我们知道,关于新媒体,或者更确切的说微信公号这块,做的最有名的是新榜。 但新榜依然偏重于分析公号明确数值的变化情况,来衡量其传播能力以及广告能力。 它在公号画像的挖掘上,并没有看到一个很值得点赞的地方,强大之处在于它的强悍爬取能力,以及公号的监控能力。 而我们目前对于公号的画像研究上,可以说走的已经领先很多了,对于垂直领域,我们甚至已经能够精确的提取相关垂直特征了,并且挖掘公号粉丝的购买欲望特征,进行量化。 甚至能够挖掘公号的价格特征,根据价格分布特征,公号自身特征以及信息的离散程度等,精确预测公号商业化价格的投放区间等。 当然,还有其他挺多听起来挺高端的东西的,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微信大生态的推进,时间进一步被碎片化,而微信这个东西,你们自己数一数使用的公号获取信息的频度怎么样?
细来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使用频度高,那么,就意味着曝光的机会大,那么,其价值不管以任何一种方式体现,都是比较容易变现的。 那么回到这个话题,微信公众号不管是以广告价值变现的方式也好,还是目前越来越多人做的与电商结合的方式变现也好。 公号画像的价值都不言而喻!精准的广告投放,符合粉丝群体的商品投放等等。 说到画像这个话题,我们再把话题扩大一些。
这几天乌镇不得了了,马云爸爸都说了:人类50年是一个跃迁,目前已经到了互联网时代,DT时代,而互联网时代,数据就是驱动力。
再回到画像这个话题,用户的画像,事务主体的画像,说白了就是把它进一步的数据化,提升效率。 例如:
再多就不举栗子了,总体来说,画像作为很基础的一个支撑,在此之上可以有很多变化的应用。 在流量红利耗尽,在效率至上的年代,如何挖掘有用的数据,用于提升业务的效率,至关重要! 而画像提取作为一个基础方向,在未来会得到更多实用价值的证明,这就要求大数据从业者们,在数学建模、特征提取、NLP、文本挖掘等方面有更深一步的建树。 特别是,我已经预感到互联网开放型数据挖掘时代正式来临已经不远了,所以提前具备上述这些技能,是有利的。 还有一个就是爬虫方面的技能,相信到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受重视的。 最后,思考了这些天,我依然没有想清楚互联网开放型数据变现的模式,继续思考吧~~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