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李大同 (https://www.lidato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详解如何使用webpack打包Vue工程

发布时间:2020-12-17 02:56:36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使用webpack打包Vue工程 前言 入行一年,从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到现在什么都懂一点的小白,也算是飞跃了。感叹一下现在的前端,从nodejs出来到现在各种各样的工具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大神们疯狂的造轮子,玩的不亦乐乎。我等小白们,疯狂追赶,学的心肝脾肺

使用webpack打包Vue工程

前言

入行一年,从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到现在什么都懂一点的小白,也算是飞跃了。感叹一下现在的前端,从nodejs出来到现在各种各样的工具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大神们疯狂的造轮子,玩的不亦乐乎。我等小白们,疯狂追赶,学的心肝脾肺都快衰竭。而我的精力也仅限浅尝辄止,但是学多一点总有好处的。本篇文章就是介绍如何使用webpack构建前端工程。

目标

本次的工程以Vue.js为主角,Vue.js是一款小巧优雅而且强大的轻量级mvvm框架,配合webpack模块化打包。制作出如下图的效果。仅仅搭一个框架,会用上很多插件和加载器。

环境准备

主要是一些全局的nodejs包

  1. Nodejs
  2. npm
  3. webpack
  4. less

开始

1. 初始化工程

创建工程文件夹 new 并定位到 new

使用npm初始化工程

根据需要设置项目的信息, 也可以一路回车,使用默认信息,默认项目名称为文件夹名(项目名称不要设置成某个模块名,否则将来你引用摸个模块的时候会报错)

{
"name": "gt","version": "1.0.0","description": "","main": "index.js","scripts": {
"test": "echo "Error: no test specified" && exit 1"
},"keywords": [
"new"
],"author": "fz","license": "ISC"
}

Is this ok? (yes)

之后文件夹下会生成一个package.json,记录了项目的详细信息,包括了各种依赖和插件。

2. 创建目录以及webpack配置文件

现在的目录结构,文件都是空白的,等一下把他们补上。

3. 安装webpack各中模块的loader(加载器)和插件以及我们需要的模块

4. 完成后的package.json

3. 编写webpack.config.js配置文件

webpack配置文件比较复杂,需要做一下说明:webpack作为一款模块打包器,其管理的单元就是模块,webpack的模块指的不仅仅是js,包括了样式,图片,字体,模板等等。不同的模块需要相应的loader作为加载器进行加载。

引入必要的插件和模块

entry 顾名思义就是入口,他是程序的入口,但它同时也是chunk(代码块)构造器。构造有两种方式,上面一种,通过文件内require的模块关系,将文件打包成chunk。下面一种意思就是组成这个chunk的是这几个模块(backbone,underscore等三方模块的定义在下面, vue,jQuery,可以直接通过npm安装)。

这个配置会编译出两个文件,一个当作公共库使用,一个当作网站入口使用。

很明显,这里是输出文件控制

  1. path: 输出编译后文件路径
  2. publicPath: 在html-webpack-plugin中,中引入脚本的根目录。(生成)
  3. filename: 输出文件名,[name]的意思就是原来chunk代码块叫什么名字就是什么名字,[hash],文件的哈希值。

例如: 入口文件名叫index,那么它的输出就是index.d87f87sd6fsdgs76gsd967.js

module 这部分,我不是很了解,只知道这里可以用于loader定义。loaders是一个数组。

  1. test: 定义加载模块的文件名正则表达式
  2. loader: 定义加载模块的加载器

加载器可以多个配合使用,典型的就是style css less,逻辑还是很清晰的,less 转 css 转 样式模块,然后插入文档。

解析模块功能,用来解析三方模块和一些require不方便的模块。

  1. root: 模块搜索路径数组,告诉webpack从哪里去找模块。我这里定义了一个src/lib路径,我把一些库放在这个路径下面。引用的时候,可以直接require(‘underscore.x.x.x.js');不必加路径。
  2. extensions: 拓展名,设置扩展名后,可以require(‘underscore'),不必加.js,这里一定要设置,否则,webpack-dev-server 会报错,真心坑爹。
  3. alias: 经过上面的设置,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引入三方模块了,但是我觉得使用别名的方式更好,更方便管理。在文件中引用公共库的时候避免使用路径的方式,例如require(‘../../lib/ssssss.js')。在别名中定义好即可。

插件库定义

  1. CommonsChunkPlugin 这个插件就是用于提取公共模块的插件,它从chunks中的若干个chunk代码块中分析出他们公用的模块,并打包成name定义的chunk代码块,你会发现common代码块和入口的common代码块重名,我们可以重新写一个新的名字。也可以不写。假如重名,生成的common.js中包好的模块是entry入口定义的所有模块。[‘vue',‘jquery',‘underscore',‘backbone'],这样也比较好理解,因为我们。
  2. htmlWebpackplugin 插件不是webpack自带的插件,它的作用是根据chunk代码块生成文档,下面的意思就是在index.html中引入index.js代码和common.js代码。
  3. webpack.ProvidePlugin 插件用于有些库,比如bootstrap,打包不会出错,但是放在浏览器下就出问题,原因是bootstrap在初始化的时候要传入全局的jQuery变量,webpack中各模块都是独立的,jquery也是,jQuery无法赋值到window上,导致报错,这时候,这个插件就派上用场了,将jquery模块输出到全局的jQuery变量上。bootstrap不再报错
  4.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这个外部插件可以将css文件独立剥离出来,保存为一个单独的样式文件。

插件可以更具开发环境定义,因为插件越多,编译越慢,我们在开发环境的时候其实不需要那么多插件,生产环境的时候才需要,所以可以做一些处理,动态添加插件。这里有文章可以做,不介绍。

4. 写逻辑代码

var Vue = require('vue');

var app = new Vue({
el: '#app',components: {
app: require('./src/app.js')
}
});

require('vue'),使用vue模块,新建vue实例,(vue的具体用法上官网),内建一个app字组件,用同步的方法获取在./src/目录下的app.js模块。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vueapp

html-webpack-plugin会自动生成插入的script,制成入口。

var template = require('./app.html');
require('./app.less');

module.exports = {
template: template,data: function (){
return {
message: 'hello word!!'
};
}
};

<div id="div1">
<img src="./static/logo.png" alt="">
<div id="div2">
{{message}}

div1 {

text-align: center;
}

div2 {

font-size: 30px;
}

定义一个视图,作为首页,引入模板,引入样式,一个SPA的架子就这么搭好了。

5. 编译

在工程目录下命令行输入

webpack

生成目录

编译完成,可以看到以上的目录,common为公共提取的模块,style是公共提取的css文件,index.js,逻辑入口。项目打包完成。

6. 调试开发

webpack 提供了 weppack-dev-server 插件,很方便我们进行调试,我们在package.json的script中定义一个命令:

我们就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 npm run dev,在浏览器输入localhost:8080就可以看到网页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编程之家。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