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STL流缓冲区迭代器(streambuf_iterator)
发布时间:2020-12-16 07:35:57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C++ STL流迭代器》一节中,讲解了输入流迭代器和输出迭代器的功能和用法,在此基础上,本节继续讲解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 在学习本节之前,读者有必要先了解什么是缓冲区,可阅读《进入缓冲区(缓存)的世界》一节做详细了解。 我们知道在 C++ STL 标准库中
《C++ STL流迭代器》一节中,讲解了输入流迭代器和输出迭代器的功能和用法,在此基础上,本节继续讲解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我们知道在 C++ STL 标准库中,流迭代器又细分为输入流迭代器和输出流迭代器,流缓冲区迭代器也是如此,其又被细分为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和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
流缓冲区迭代器和流迭代器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仅仅会将元素以字符的形式(包括 char、wchar_t、char16_t 及 char32_t 等)读或者写到流缓冲区中,由于不会涉及数据类型的转换,读写数据的速度比后者要快。 接下来,将一一对它们的功能和用法做讲解。 C++ STL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istreambuf_iterator)istreambuf_iterator 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的功能是从指定的流缓冲区中读取字符元素。值得一提的是,该类型迭代器本质是一个输入迭代器,即假设 p 是一个输入流迭代器,则其只能进行 ++p、p++、*p 操作,同时迭代器之间也只能使用 == 和 != 运算符。 另外,实现该类型迭代器的模板类也定义在 <iterator> 头文件,并位于 std 命名空间中。因此,在创建并使用该类型迭代器之前,程序中应包含如下代码:#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创建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的常用方式,有以下 2 种: 1) 通过调用 istreambuf_iterator 模板类中的默认构造函数,可以创建一个表示结尾的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要知道,当我们从流缓冲区中不断读取数据时,总有读取完成的那一刻,这一刻就可以用此方式构建的流缓冲区迭代器表示。 举个例子: std::istreambuf_iterator<char> end_in;其中,<> 尖括号中用于指定从流缓冲区中读取的字符类型。 2) 当然,我们还可以指定要读取的流缓冲区,比如: std::istreambuf_iterator<char> in{ std::cin };除此之外,还可以传入流缓冲区的地址,比如: std::istreambuf_iterator<char> in {std::cin.rdbuf()};其中,rdbuf() 函数的功能是获取指定流缓冲区的地址。
下面程序演示了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的用法: #include <iostream> // std::cin,std::cout #include <iterator> // std::istreambuf_iterator #include <string> // std::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创建结束流缓冲区迭代器 istreambuf_iterator<char> eos; //创建一个从输入缓冲区读取字符元素的迭代器 istreambuf_iterator<char> iit(cin); string mystring; cout << "向缓冲区输入元素:n"; //不断从缓冲区读取数据,直到读取到 EOF 流结束符 while (iit != eos) { mystring += *iit++; } cout << "string:" << mystring; return 0; }程序执行结果为:
向缓冲区输入元素: C++ STL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ostreambuf_iterator)和 istreambuf_iterator 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恰恰相反,ostreambuf_iterator 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用于将字符元素写入到指定的流缓冲区中。实际上,该类型迭代器本质上是一个输出迭代器,这意味着假设 p 为一个输出迭代器,则它仅能执行 ++p、p++、*p=t 以及 *p++=t 操作。 另外,和 ostream_iterator 输出流迭代器一样,istreambuf_iterator 迭代器底层也是通过重载赋值(=)运算符实现的。换句话说,即通过赋值运算符,每个赋值给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的字符元素,都会被写入到指定的流缓冲区中。 需要指出的是,istreambuf_iterator 类模板也定义在 <iterator> 头文件,并位于 std 命名空间中,因此使用该类型迭代器,程序中需要包含以下代码: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在此基础上,创建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的常用方式有以下 2 种: 1) 通过传递一个流缓冲区对象,即可创建一个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比如: std::ostreambuf_iterator<char> out_it (std::cout);同样,尖括号 <> 中用于指定要写入字符的类型,可以是 char、wchar_t、char16_t 以及 char32_t 等。 2) 还可以借助 rdbuf(),传递一个流缓冲区的地址,也可以成功创建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 std::ostreambuf_iterator<char> out_it (std::cout.rdbuf()); 下面程序演示了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的用法: #include <iostream> // std::cin,std::cout #include <iterator> // std::ostreambuf_iterator #include <string> // std::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 std::copy int main() { //创建一个和输出流缓冲区相关联的迭代器 std::ostreambuf_iterator<char> out_it(std::cout); // stdout iterator //向输出流缓冲区中写入字符元素 *out_it = 'S'; *out_it = 'T'; *out_it = 'L'; //和 copy() 函数连用 std::string mystring("nhttp://c.biancheng.net/stl/"); //将 mystring 中的字符串全部写入到输出流缓冲区中 std::copy(mystring.begin(),mystring.end(),out_it); return 0; }程序执行结果为:
STL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