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2009.08在2440上的移植详解(五)
9)实现u-boot对yaffs/yaffs2文件系统下载的支持。
?
??? 注意:此篇对Nand的操作是基于MTD架构方式,在“u-boot-2009.08在2440上的移植详解(三)”中讲到过。
??? 通常一个Nnad Flash存储设备由若干块组成,1个块由若干页组成。一般128MB以下容量的Nand Flash芯片,一页大小为528B,被依次分为2个256B的主数据区和16B的额外空间;128MB以上容量的Nand Flash芯片,一页大小通常为2KB。由于Nand Flash出现位反转的概率较大,一般在读写时需要使用ECC进行错误检验和恢复。
????Yaffs/yaffs2文件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到Nand Flash以页为存取单位等的特点,将文件组织成固定大小的段(Chunk)。以528B的页为例,Yaffs/yaffs2文件系统使用前512B存储数据和16B的额外空间存放数据的ECC和文件系统的组织信息等(称为OOB数据)。通过OOB数据,不但能实现错误检测和坏块处理,同时还可以避免加载时对整个存储介质的扫描,加快了文件系统的加载速度。以下是Yaffs/yaffs2文件系统页的结构说明:
??? 好了,在了解Nand Flash组成和Yaffs/yaffs2文件系统结构后,我们再回到u-boot中。目前,在u-boot中已经有对Cramfs、Jffs2等文件系统的读写支持,但与带有数据校验等功能的OOB区的Yaffs/Yaffs2文件系统相比,他们是将所有文件数据简单的以线性表形式组织的。所以,我们只要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改u-boot的Nand Flash读写命令,增加处理00B区域数据的功能,即可以实现对Yaffs/Yaffs2文件系统的读写支持。
实现对Yaffs或者Yaffs2文件系统的读写支持步骤如下:
①、在include/configs/my2440.h头文件中定义一个管理对Yaffs2支持的宏和开启u-boot中对Nand Flash默认分区的宏,如下:
②、在原来对Nand操作的命令集列表中添加Yaffs2对Nand的写命令,如下:
接着,在该文件中对nand操作的do_nand函数中添加yaffs2对nand的操作,如下:
③、在include/linux/mtd/mtd.h头文件的mtd_info结构体中添加上面用到rw_oob和skipfirstblk数据成员,如下:
④、在第二步关联的nand_write_skip_bad函数中添加对Nand OOB的相关操作,如下:
⑤、在第四步nand_write_skip_bad函数中我们看到又对nand_write函数进行了访问,所以这一步是到nand_write函数中添加对yaffs2的支持,如下:
OK,对yaffs2支持的代码已修改完毕,重新编译u-boot并下载到nand中,启动开发板,在u-boot的命令行输入:nand help查看nand的命令,可以看到多了一个nand write[.yaffs2]的命令,这个就是用来下载yaffs2文件系统到nand中的命令了。 ⑥、使用nand write[.yaffs2]命令把事前制作好的yaffs2文件系统下载到Nand Flash中(yaffs2文件系统的制作请参考:Linux-2.6.30.4在2440上的移植之文件系统),下载操作步骤和效果图如下: 好了,最后重启开发板,内核引导成功,yaffs2文件系统也挂载成功,效果图如下: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