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汉诺塔问题,用C语言实现汉诺塔
发布时间:2020-12-15 17:31:22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汉诺塔问题是指:一块板上有三根针 A、B、C。A 针上套有 64 个大小不等的圆盘,按照大的在下、小的在上的顺序排列,要把这 64 个圆盘从 A 针移动到 C 针上,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移动过程可以借助 B 针。但在任何时候,任何针上的圆盘都必须保持大盘在下,
汉诺塔问题是指:一块板上有三根针 A、B、C。A 针上套有 64 个大小不等的圆盘,按照大的在下、小的在上的顺序排列,要把这 64 个圆盘从 A 针移动到 C 针上,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移动过程可以借助 B 针。但在任何时候,任何针上的圆盘都必须保持大盘在下,小盘在上。从键盘输入需移动的圆盘个数,给出移动的过程。
算法思想对于汉诺塔问题,当只移动一个圆盘时,直接将圆盘从 A 针移动到 C 针。若移动的圆盘为 n(n>1),则分成几步走:把 (n-1) 个圆盘从 A 针移动到 B 针(借助 C 针);A 针上的最后一个圆盘移动到 C 针;B 针上的 (n-1) 个圆盘移动到 C 针(借助 A 针)。每做一遍,移动的圆盘少一个,逐次递减,最后当 n 为 1 时,完成整个移动过程。因此,解决汉诺塔问题可设计一个递归函数,利用递归实现圆盘的整个移动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对实际操作的模拟。 程序代码#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hanoi(int,char,char); int n,counter; printf("Input the number of diskes:"); scanf("%d",&n); printf("n"); counter=hanoi(n,'A','B','C'); return 0; } int hanoi(int n,char x,char y,char z) { int move(char,int,char); if(n==1) move(x,1,z); else { hanoi(n-1,x,z,y); move(x,n,z); hanoi(n-1,y,z); } return 0; } int move(char getone,int n,char putone) { static int k=1; printf("%2d:%3d # %c---%cn",k,getone,putone); if(k++%3==0) ? printf("n"); return 0; } 调试运行结果当移动圆盘个数为 3 时,具体移动步骤如下所示:
Input the number of diskes:3 总结本实例中定义的 hanoi() 函数是一个递归函数,它有四个形参"n""x""y""z"。"n" 是移动的圆盘个数,"x""y""z" 分别表示三根针,其功能是把 x 上的 n 个圆盘移动到 z 上。当 n=1 时,直接把 x 上的圆盘移到 z 上,输出"x---Z"。当 n!=1 时,则递归调用 hanoi() 函数,把 (n-1) 个圆盘从 x 移到 y,输出"x—-z";再递归调用 hanoi() 函数,把 (n-1) 个圆盘从 y 移到 z。在递归调用函数的过程中"n=n-1",n 的值逐次递减,最后 n=1,终止递归调用,逐层返回,移动过程结束。(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