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李大同 (https://www.lidato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React 组件的三种写法总结

发布时间:2020-12-15 07:18:54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React 专注于 view 层,组件化则是 React 的基础,也是其核心理念之一,一个完整的应用将由一个个独立的组件拼装而成。 1. ES5写法React.createClass, 2 . ES6写法React.Component, 3. 无状态的函数式写法(纯组件-SFC)。 你们最钟爱哪种写法呢?萝卜青菜

React 专注于 view 层,组件化则是 React 的基础,也是其核心理念之一,一个完整的应用将由一个个独立的组件拼装而成。

  • 1. ES5写法React.createClass,
  • 2 . ES6写法React.Component,
  • 3. 无状态的函数式写法(纯组件-SFC)。

你们最钟爱哪种写法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代码规范和开发模式,但书写 React 组件时 都会以提高代码阅读性更优的组件性能易于 bug 追踪为原则。下面我们就聊聊这三种写法的区别,以及各自所适用场景的最佳实践。

ES5-写法 React.createClass(不推荐)

React.createClass不用多说,我们最早使用这个方法来构建一个组件“类”,它接受一个对象为参数,对象中必须声明一个render方法,render返回一个组件实例,下面用一个 SwitchButton 组件的例子来看看React.createClass的具体用法:

var React = require('react');
var ReactDOM = require('react-dom');

var SwitchButton = React.createClass({
  getDefaultProp:function() {
    return { open: false }
  },getInitialState: function() {
    return { open: this.props.open };
  },handleClick: function(event) {
    this.setState({ open: !this.state.open });
  },render: function() {
    var open = this.state.open,className = open ? 'switch-button open' : 'btn-switch';

    return (
      <label className={className} onClick={this.handleClick.bind(this)}>
        <input type="checkbox" checked={open}/>
      </label>
    );
  }
});

ReactDOM.render(
  <SwitchButton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ES6-写法 React.Component(有状态组件可以用)

React 升级后就支持了 ES6 的class语法,我们可以使用class App extends React.Component{...}的方式创建组件,这也是目前官方推荐创建有状态组件的方式。用 ES6 重写上面 SwitchButton 组件的例子: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render } from 'react-dom'

class SwitchButton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 设置 initial state
    this.state = {
      open: this.props.open
    }
    this.handleClick = this.handleClick.bind(this)
  }

  handleClick(event) {
    this.setState({ open: !this.state.open })
  }

  render() {
    let open = this.state.open,className = open ? 'switch-button open' : 'btn-switch'

    return (
      <label className={className} onClick={this.handleClick}>
        <input type="checkbox" checked={open}/>
      </label>
    )
  }
}

SwitchButton.defaultProps = {
  open: false
}

render(
  <SwitchButton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与React.createClass创建组件的不同之处:

1. import
与这里使用了 ES6 的import语句替代require()方法导入模块,其中import {render}可以直接从模块中导入变量名,这种写法更加简洁直观。

2. 初始化 state
React 使用 ES6 的“类”继承实现时,去掉了getInitialState这个 hook 函数,state的初始化放在构造函数方法constructor中声明。

3. this 绑定
React.createClass会自绑定函数方法(不像React.Component只绑定需要关心的函数)导致不必要的性能开销,增加代码过时的可能性。
React.Component创建组件时,事件函数并不会自动绑定this,需要我们手动绑定,不然this将不会指向当前组件的实例对象。以下有三种绑定this的方法:

(1). 在constructor中使用bind()进行硬绑定

constructor() { this.handleClick = this.handleClick.bind(this); }

(2.) 直接在元素上使用bind()绑定

<label className={className} onClick={this.handleClick.bind(this)}>

(3). ES6 的 =>:Arrow Function(箭头函数)
它可以很方便的使this直接指向class SwitchButton(它的作用等同于大家熟悉的var self = this,但后者会让代码变得混乱,Arrow Function 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label className={className} onClick={()=>this.handleClick()}>

(4)默认属性和状态不同
组件属性类型propTypes及其默认props属性defaultProps配置不同

React.createClass在创建组件时,有关组件props的属性类型及组件默认的属性会作为组件实例的属性来配置,其中defaultProps是使用getDefaultProps的方法来获取默认组件属性的

const TodoItem = React.createClass({
    propTypes: { // as an object
        name: React.PropTypes.string
    },getDefaultProps(){   // return a object
        return {
            name: ''    
        }
    }
    render(){
        return <div></div>
    }
})

React.Component在创建组件时配置这两个对应信息时,他们是作为组件类的属性,不是组件实例的属性,也就是所谓的类的静态属性来配置的。对应上面配置如下:

class TodoItem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static propTypes = {//类的静态属性
        name: React.PropTypes.string
    };

    static defaultProps = {//类的静态属性
        name: ''
    };

    ...
}

组件初始状态state的配置不同

React.createClass创建的组件,其状态state是通过getInitialState方法来配置组件相关的状态;

React.Component创建的组件,其状态state是在constructor中像初始化组件属性一样声明的。

const TodoItem = React.createClass({
    // return an object
    getInitialState(){ 
        return {
            isEditing: false
        }
    }
    render(){
        return <div></div>
    }
})
class TodoItem extends React.Component{
    constructor(props){
        super(props);
        this.state = { // define this.state in constructor
            isEditing: false
        } 
    }
    render(){
        return <div></div>
    }
}

无状态的函数式写法(纯组件 SFC,推荐)

React.createClassReact.Component都可以用来创建有状态的组件,而 无状态组件 - Stateless Component 是 React 在 v0.14 之后推出的。

它的出现 是因为随着应用复杂度不断提升和组件本数量的增加,组件按各自职责被分成不同的类型,于是有一种只负责展示的纯组件出现了,它的特点是不需要管理状态state,数据直接通过props传入,这也符合 React 单向数据流的思想。

对于这种无状态的组件,使用函数式的方式声明,会使得代码的可读性更好,并能大大减少代码量,Arrow Function 则是函数式写法的最佳搭档:

const Todo = (props) => ( <li  onClick={props.onClick} style={{textDecoration: props.complete ? "line-through" : "none"}} > {props.text} </li> )

上面定义的 Todo 组件,输入输出数据完全由props决定,而且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对于props为 Object 类型时,我们还可以使用 ES6 的解构赋值:

const Todo = ({ onClick,complete,text,...props }) => ( <li  onClick={onClick} style={{textDecoration: complete ? "line-through" : "none"}} {...props} > {props.text} </li> )

无状态组件一般会搭配高阶组件(简称:OHC)一起使用,高阶组件用来托管state,Redux 框架就是通过 store 管理数据源和所有状态,其中所有负责展示的组件都使用无状态函数式的写法。

无状态组件的创建形式使代码的可读性更好,并且减少了大量冗余的代码,精简至只有一个render方法,大大的增强了编写一个组件的便利,除此之外无状态组件还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 组件不会被实例化,整体渲染性能得到提升

    因为组件被精简成一个render方法的函数来实现的,由于是无状态组件,所以无状态组件就不会在有组件实例化的过程,无实例化过程也就不需要分配多余的内存,从而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 组件不能访问this对象

无状态组件由于没有实例化过程,所以无法访问组件this中的对象,例如:this.refthis.state等均不能访问。若想访问就不能使用这种形式来创建组件

  • 组件无法访问生命周期的方法

因为无状态组件是不需要组件生命周期管理和状态管理,所以底层实现这种形式的组件时是不会实现组件的生命周期方法。所以无状态组件是不能参与组件的各个生命周期管理的。

  • 无状态组件只能访问输入的props,同样的props会得到同样的渲染结果,不会有副作用

无状态组件被鼓励在大型项目中尽可能以简单的写法来分割原本庞大的组件,未来React也会这种面向无状态组件在譬如无意义的检查和内存分配领域进行一系列优化,所以只要有可能,尽量使用无状态组件。

当然,无状态组件也不是万金油,比如它不支持"ref",原因很简单,因为 React 调用它之前,组件不会被实例化,自然也就没有"ref",(reffindDOMNode实际上打破了父子组件之间仅通过 props 来传递状态的约定,违背了 React 的原则,需要避免)。

以上三种写法的比较,以及最佳实践

  • Facebook 官方早就声明 ES6React.Component将取代React.createClass。随着 React 不断发展,React.createClass暴露出一些问题:

  • 相比React.Component可以有选择性的绑定需要的函数,React.createClass会自动绑定函数,这样会导致不必要的性能开销。

  • React.createClass亲生的 mixin,React.Component不再支持,事实上 mixin 不够优雅直观,替代方案是使用更流行的高阶组件-HOC,如果你的项目还离不开 也可以使用 react-mixin

  • 总的来说:无状态函数式写法 优于React.createClass,而React.createClass优于React.Component。

参考资料:
创建 React 组件的三种方式 及最佳实践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