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移植记录之前言
?
首先是uboot移植记录系列。这系列文章适合于uboot移植的初学者,这里基于常见的开发平台S3C2410。若需要移植uboot到一个全新开发板,则需要参考更多的资料并对uboot有更深入的了解。本人对此也有所钻研,也有个较牛的同事专门做这这个的,呵呵~:) 若感兴趣的朋友大家可以一起探讨。因此关于新平台uboot的移植这里就不多讲了。 uboot移植记录系列专题 环境:Crosstool 3.3.2 + uboot 1.14 + ARMSYS2410开发板 作者:Dongas 移植uboot,通常的方法是参考uboot中已支持的板子进行修改。 在源码下执行#find . -exec grep -l 2410 {} ; 可以查看到uboot中已支持的2410相关的板子。里面有smdk2410,一般情况下我们移植uboot到s3c2410时都是基于这个配置进行修改。具体修改的多少要视板子而定。如果你的板子和smdk2410配置相同的话,甚至不需要修改直接编译针对smdk210平台的就能使用。但这种情况并不多,大部分情况下还是需要进行些简单的修改。 uboot的整个移植过程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移植可以从Nor flash启动的uboot 这个阶段是移植一个最简单的uboot,可以烧在Nor flash内运行. http://blog.chinaunix.net/u2/60011/showart.php?id=1005057 二,移植支持Nand flash驱动的uboot 加入Nand flash驱动的支持,可以在uboot命令行下操作Nand flash.但还未能从Nand flash启动,只能在Nor flash内运行. http://blog.chinaunix.net/u2/60011/showart.php?id=1005795 三,移植可以从Nand flash启动的uboot 可以烧录在Nand flash,并设置从Nand flash启动运行uboot. http://blog.chinaunix.net/u2/60011/showart.php?id=1006458 ? 分三个阶段进行移植,可以对整个uboot的移植过程及原理更加清晰明了,同时降低了发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困难度和解决范围. uboot移植记录之一 ? uboot整个移植过程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移植可以从Nor flash启动的uboot 这个阶段是移植一个最简单的uboot,可以烧在Nor flash内运行. 二,移植支持Nand flash驱动的uboot 加入Nand flash驱动的支持,只能在Nor flash内运行. 三,移植可以从Nor flash启动的uboot 可以烧录在Nand flash,并设置从Nand flash启动运行uboot. 分三个阶段进行移植,同时降低了发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困难度和解决范围. ? 首先介绍移植可以从Nor flash启动的uboot. 这个阶段相对简单一点,是移植一个最简单的uboot,可以烧在Nor flash内运行.不需要修改太多的东西。步骤如下: 测试一下默认的smdk2410_config配置能否在你的板子上正常运行 1.编译uboot1.1.4
注:编译针对arm的平台时,uboot默认使用arm-linux-gcc编译,若交叉编译器名字不一样,需要自行在Makefile里修改。 ? 会出现两个错误. 错误信息一: cc1: Invalid option `abi=apcs-gnu' make[1]: *** [hello_world.o] Error 1 make[1]: Leaving directory `/root/u-boot-1.1.4/examples' make: *** [examples] Error 2 解决办法: 出错的文件是/cpu/arm920t/下的config.mk: 将 PLATform_CPPFLAGS +=$(call cc-option,-mapcs-32,-mabi=apcs-gnu) 改成: PLATform_CPPFLAGS +=$(call cc-option,$(call cc-option,-mabi=apcs-gnu,)) ? 错误信息二: make[1]: *** No rule to make target `hello_world.srec',needed by `all'.? Stop. make[1]: Leaving directory `/work/src/u-boot-1.1.4/examples' 解决方法: 打开 examples/Makefile?? 把example文件夹下的Makefile中的 第126行 %.srec: % 改成 %.srec: %.o 第129行的 %.bin: % 改成 %.bin: %.o ? 2.若编译成功,则会在uboot源码下产生u-boot.bin文件。将这个文件烧录到nor flash。 注意: 默认u-boot的smdk2410_config是不支持nandflash的,只能在nor flash内运行,所以只能烧录到nor flash内运行。如果烧录到nandflash下是不能运行的。 ? 3.参考开发板资料,设置好跳线,从nor flash启动。 启动信息如下:
? 发现有3个问题: 1) 启动时开发板蜂鸣器一直在响。 怀疑是我的开发板蜂鸣器对应的GPIO口和smdk2410的GPIO口地址不对应,从而导致启动时误赋了值,一直在响。 2) Warning - bad CRC,using default environment 这个问题是因为第一次使用uboot时没有设置过变量,设置保存一下就不会在出现了。 3) Flash: 512 kB 我的板子Nor flash是1MB的,而这里显示512KB ? 4.下面进行uboot源码修改 这里主要根据开发板硬件的实际情况,基于smdk2410的源码进行修改(主要是配置文件include/configs/smdk2410.h),并解决如上碰到的问题1和3。 若对硬件板子的情况不是太了解,可以参考2410的datasheet以及开发板供应商提供的硬件资料。 ? 从我开发板uboot第一次启动的情况来看,问题不是太大。 首先修改include/configs/smdk2410.h。里面包含了很多对目标板设置的宏。 smdk2410.h的内容和要修改的地方如下: ?
? 解决问题3: 将 #define CONFIG_AMD_LV400??????? 1?????? /* uncomment this if you have a LV400 flash */ #if 0 #define CONFIG_AMD_LV800??????? 1?????? /* uncomment this if you have a LV800 flash */ #endif 改为: #define CONFIG_AMD_LV800??????? 1?????? /* uncomment this if you have a LV800 flash */ #if 0 #define CONFIG_AMD_LV400??????? 1?????? /* uncomment this if you have a LV400 flash */ #endif 注意如下两个地方: #ifdef CONFIG_AMD_LV800 #define PHYS_FLASH_SIZE???????? 0x00100000 /* 1MB */ 这里解决了u-boot启动时的问题3即Nor Flash大小为512 kB,是因为没有选择正确的Nor flash型号。 #define CFG_MAX_FLASH_SECT????? (19)??? /* max number of sectors on on #define CFG_ENV_ADDR??????????? (CFG_FLASH_BASE + 0x0F0000) /* addr of environment */ 宏CFG_ENV_ADDR定义了存放uboot变量的地址,换算一下为1MB-64KB=960KB地方,而实际uboot编译出来的大小仅为120KB左右,由此可以得出,即使从新烧录了新编译的uboot到Nor flash内,也不会影响先前设定使用的uboot变量。 #endif 注:可以在u-boot的README里查到这些部分宏的作用 ? 5.解决蜂鸣器一直响问题 查看ARMSYS2410-B底板电路图,在Reset Singal模块里可以看到蜂鸣器(BUZZER)控制口连接到TOUT1引脚,并且低电平响。如下: ? ? 由s3c2410 Datasheet知道TOUT1复用了GPB1口。因此,只要在uboot启动时给GPBDAT寄存器适当赋值,关闭BUZZER就可以了。 修改smdk2410.c #vi board/smdk2410/smdk2410.c 找到board_init()函数 在gpio->GPBUP = 0x000007FF;下面 添加如下内容:
? 6.重新编译 #make clean #make ARCH=arm ? 7.烧录u-boot.bin到nor flash 启动信息: U-Boot 1.1.4 (Jan? 3 2008 - 23:11:07) U-Boot co RAM Configuration: Bank #0: 30000000 64 MB Flash:? 1 MB In:??? serial Out:?? serial Err:?? serial Hit any key to stop autoboot:? 0 ARMSYS2410 # uboot移植记录之二 移植可以从Nor flash启动的uboot请参考uboot移植系列的《uboot移植记录之一》 http://blog.chinaunix.net/u2/60011/showart.php?id=1005057 下面介绍移植支持Nand flash驱动的uboot. 加入Nand flash驱动的支持,只能在Nor flash内运行.支持从Nandflash启动会在下节介绍。 下面描述详细步骤: 1. 打开Nandflash驱动支持 要使uboot支持nand驱动,需要在smdk2410.h中将CFG_CMD_NAND部分注释取消,打开nandflash功能。 修改如下:
2. 添加nand_init()函数 Uboot对SMDK2410板的NAND Flash初始化部分没有写 即在lib_arm/board.c中的start_armboot函数中有这么一句:
因为前面打开了CFG_CMD_NAND这个宏,uboot编译时会去查询nand_init()这个函数。而在board/smdk2410目录下任何源文件中都没有定义nand_init这个函数。所以需要我们补充这个函数以及这个函数涉及的底层操作。这里我们可以参考VCMA9板的nand_init函数,VCMA9板是一款用S3C2410的板子,因此这部分操作和SMDK2410 Demo Board很相似。大部分代码可以照搬。 分析VCM9板的nand_init()函数,发现需要拷贝如下内容: 首先将board/mpl/vcma9/vcma9.h中下面代码拷贝到common/cmd_nand.c中do_nand函数前面。
再接着将board/mpl/vcma9/vcma9.c中下面代码拷贝到common/cmd_nand.c中来。
另外还要在cmd_nand.c前面加上#i nclude <s3c2410.h>,否则编译时会出现ERROR: "S3C2410_NAND" Undeclared错误! 最后将include/configs/VCMA.9中下面代码拷贝到include/configs/smdk2410.h中来。
3. 重新编译uboot
4. 测试加入Nand驱动支持的uboot 下面我们测试一下新编译的带Nand驱动支持的uboot是否有用。由于之前我们已经编译了NOR版本的uboot并烧录在nor flash中,这时我们无需重新烧录新编译的uboot到Nor Flash了。可以直接使用Nor里的uboot提供的串口传输功能,将新编译好的uboot(带nand驱动支持)通过串口传输到sdram中测试,相比重新烧录,这种方法高效率快捷得多。 传输的方法有两种: 1) 使用loadb指令加载uboot.bin loadb指令使用kermit协议从串口下载二进制文件到开发板的内存中,默认下载到0x33000000。当然你可以改在别的地址。 例如:loadb 30000000就是下载到0x30000000。 首先在uboot命令行模式下执行loadb指令 # loadb ## Ready for binary (kermit) download to 0x33000000 at 115200 bps... 然后选择超级终端菜单上:传送〉发送文件,文件名选择编译好的U-Boot.bin,协议选择Kermit发送,可以看到发送进度。 注:这里使用secure CRT好象不行,没发现其支持kermit协议,只能使用windows自带的超级终端或minicom 发送结束出现提示: ## Total Size = 0x00019a14 = 104980 Bytes ## Start Addr = 0x33000000 传输完后可以测试一下新编译的uboot是否有用: ARMSYS2410 # go 30000000 注:go指令可以直接执行指定内存地址上的程序,例如刚下载到0x30000000的支持NAND驱动的uboot。 2)其实这里也可以使用tftp协议将uboot下载到指定地址如0x30000000处,再用go指令执行。效果一样,相比上一种这种方法更快捷,前提是网络 功能可用。当然,因为我的板子使用的是CS8900网卡,默认smdk2410就是支持的,所以直接可以使用。(tftp的用法请参考相关资料) #tftpboot 30000000 u-boot.bin #go 30000000 执行go指令启动sdram中的uboot后,若出现了“NAND: 64MB”这一行,那么恭喜你,基本上可以确定你的Nand驱动移植已经成功了。 我的启动信息如下:
确认一下,输入help,发现比先前NOR版本的U-Boot多了一组nand命令!
help nand可以看到更详细的命令说明:
利用这些命令可以对Nandflash进行读写操作! 输入nand info可以查看NandFlash型片的信息: ARMSYS2410 # nand info Device 0: Samsung unknown 64Mb at 0x4e000000 (64 MB,16 kB sector) 说明我们的Nand驱动移植成功了。 注:这里Nand型号显示为unknown没关系,默认的也可以使用。因为uboot的nand列表里没有K9S1208 64MB,可以自己添加,加入NAND闪存芯片型号 在/include/linux/mtd/ nand_ids.h中对如下结构体赋值进行修改: static struct nand_flash_dev nand_flash_ids[] = { ...... {"Samsung K9F1208U0B",NAND_MFR_SAMSUNG,0x76,26,3,0x4000,0}, } 当然不添加也没关系,使用默认参数操作NAND也可以。 测试成功后我们将新编好的带Nand驱动支持的uboot烧录到Nor中。 这里也不需要使用工具烧录,用uboot提供的cp命令就可以将自身拷贝到Nor flash了。强大吧,呵呵~ 比sjflash烧快多了,uboot既然提供了这么多好的功能,如果不用就太可惜啦!:) 1) 先看看NOR Flash的情况:
一共有19个sector,其中前5个总计128kb的sector有U-Boot程序,是写保护的(RO)。要烧写首先要去掉写保护: 注:flinfo命令的作用是显示当前flash(nor)的信息 2) 去掉前5个sector的写保护,大小为128KB,足够容纳我们的uboot了。 ARMSYS2410 # protect off 0 1ffff Un-Protected 5 sectors 3) 再查看一下:
可以发现写保护已经去掉了(RO标志不见了)。 4) 擦除前5个sector: ARMSYS2410 # erase 0 1ffff Erasing sector 0 ... ok. Erasing sector 1 ... ok. Erasing sector 2 ... ok. Erasing sector 3 ... ok. Erasing sector 4 ... ok. Erased 5 sectors 注:这里要确保当前执行的是sdram中的uboot,而非Nor Flash中的uboot ,即依照前面的步骤下载uboot到sdram中,并运行了go指令。 否则会因擦除掉nor中的uboot而crash掉。 5) 拷贝先前加载到内存中的带Nand驱动的uboot到nor flash,即先前使用kermit协议或tftp加载到0x30000000处的uboot。 ARMSYS2410 # cp.b 30000000 0 0x1ffff Copy to Flash... done 注:cp.b的作用是拷贝内存中的数据,支持cp到nor. ARMSYS2410 #help cp cp [.b,.w,.l] source target count. 0x30000000为uboot加载的地址,0x0是NOR Flash的起始地址,烧写的长度为0x1ffff。 6) 重启开发板,启动信息如下: ARMSYS2410 nand# go 0?//nor起始地址为0x0 U-Boot 1.1.4 (Jan? 9 2008 - 00:08:10) U-Boot co RAM Configuration: Bank #0: 30000000 64 MB Flash:? 1 MB NAND:? 64 MB In:??? serial Out:?? serial Err:?? serial Hit any key to stop autoboot:? 0 可以发现新烧写到Nor Flash的uboot可以使用了。 移植记录之三 移植可以从Nor flash启动的uboot请参考uboot移植系列的《uboot移植记录之一》 http://blog.chinaunix.net/u2/60011/showart.php?id=1005057 移植支持Nand flash驱动的uboot请参考uboot移植系列的《uboot移植记录之二》 http://blog.chinaunix.net/u2/60011/showart.php?id=1006458 到目前为此,这个版本的uboot已经加进了Nand驱动,可以使用Nand命令对nandflash进行读写。但是还不能从Nand启动,只可以从Norflash启动或用tftp下载到sdram中然后go到该地址使用。原因是目前移植的uboot还没有实现s3c2410支持的从Nand Flash启动机制需要的自拷贝功能。下面介绍移植可以从Nand flash启动的uboot。 关于这里的Nand Boot概念,如果分析过vivi源码,明白vivi是如何从Nand跳转到sdram中继续执行以及copy_myself原理的话,再理解这里就比较简单了。其实我们这里使uboot支持从nand启动的原理正是移植vivi里的copy_myself机制。关于s3c2410从Nand Flash启动的原理可以查阅其他相关资料,不懂的话也没关系,不影响移植过程。 当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编译一个可以直接烧录到nand中启动的uboot。既然已经到这一步了,要实现nand启动已经很容易了。只需要添加几行代码,大部分从vivi拷贝,只需修改少许地方。 过程如下: 1.在board/smdk2410加入NAND Flash读函数,建立nand_read.c文件,加入如下内容(copy from vivi): (在vivi源码下的archs3c2410nand_read.c)
2.修改cpu/arm920t/start.S文件(copy from vivi) (在vivi源码下的archs3c2410Head.s。 只不过要注意的是完全拷贝过来后需修改两个地方,下面我已经修改好,并且标了出来) 在ldr pc,_start_armboot之前加入:
在_start_armboot: .word start_armboot之后加入:
在文件的最后加入: ?? .align???? 2 DW_STACK_START: ?.word????? STACK_BASE+STACK_SIZE-4 注:UBOOT_RAM_BASE即uboot从nand启动时将自身拷贝到sdram中的地址,换句话说就是uboot在sdram中运行的地址。这个地址会在smdk2410中定义。 3.修改include/configs/smdk2410.h文件 添加如下内容:
4.修改board/smdk2410/Makefile为 OBJS?:= smdk2410.o flash.o nand_read.o 注:此处的目的是把新添加的nand_read.c编译进uboot,若不添加编译时会提示找不到nand_read_ll函数错误。 5.最后将新编译好的带Nand boot功能的uboot.bin烧录到Nand flash中 这里同样不需要烧录工具(sjflash),使用上篇文章已实现的nand驱动提供的命令对nand flash烧写即可。 步骤如下: 1)将新编译好的uboot.bin下载到sdram中地址0x30000000处
2)help一下查看nand命令帮助
发现nand read/write命令使用很简单,addr为内存地址,off为偏移地址,size为数据大小。要注意的是写nand前必须先擦除。 3)檫除Nand flash前128KB:
4)将sdram中的uboot烧录到Nand Flash 0块位置:
6.重起开发板,设置好跳线从nand flash启动。 之前一直用的从nor flash启动,这把终于可以从nand flash启动啦,激动ing! 启动信息如下:
测试了一下,可以正常使用! 到此,uboot移植记录系列完成了! 注:这边有个小插曲。uboot从nand启动时老是卡在"*** Warning - bad CRC,using default environment"这里,并且显示"NAND:?0 MB"。解决这个问题花了好长时间,最后发现竟然是编译器问题,这里我的板子需要把编译器改为crosstool 2.95.3编译,而不是3.3.2。编译后再烧到板子上跑"NAND:?0 MB"的问题就消失了。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不能保存环境变量,错误log如下: ARMSYS2410 nand# saveenv Saving Environment to Flash... Un-Protected 1 sectors Erasing Flash...Erasing sector 18 ... Erased 1 sectors <-只打印到这边,实际没能保存 上网搜了一下发现解决办法如下: #vi smdk2410.h 注销掉CFG_ENV_IS_IN_FLASH,改为: //#define?CFG_ENV_IS_IN_FLASH?1 /* Environment is in Nor Flash */ #define CFG_ENV_IS_IN_NAND 1 /* Environment is in Nand Flash */ #define CFG_ENV_SIZE??0x10000?/* Total Size of Environment Sector */ #define CFG_ENV_OFFSET? 0X20000 意思是saveenv时将命令保存到nandflash,而不是默认的Nor flash 保存环境变量成功LOG如下: ARMSYS2410 nand# saveenv Saving Environment to NAND... Erasing Nand...Writing to Nand... done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