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李大同 (https://www.lidato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高频头极化角调整+用什么本振的高频头

发布时间:2020-12-15 06:10:32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如果极化角和仰角都能事先精确地调整好,方位角就很容易调整到位了。近代出品的大都是双极化高频头,因此,就先从双极化高频头调整极化角谈起。 极化角不是按360度计算的,它是从0度按顺时针方向递增到+180度为止, 和从0度按逆时针方向递增到-180度为止。 +

如果极化角和仰角都能事先精确地调整好,方位角就很容易调整到位了。近代出品的大都是双极化高频头,因此,就先从双极化高频头调整极化角谈起。

极化角不是按360度计算的,它是从0度按顺时针方向递增到+180度为止, 和从0度按逆时针方向递增到-180度为止。 +-0度在同一个位置上, +-180度也在同一个位置上。值得一提的是: 双极化高频头极化角的0度并不是在正北或时钟的12点的方位上,而是在时钟4点30分时短针所指的位置上。这些初学的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因而走了不少弯路。

?一、精确调整双极化高频头极化角的方法: 1. 把挂钟从墙上拿下,放在桌子上。2. 把装好的高频头连架子一起放在钟面的正中央,馈源封口向下朝向钟面。F头正正地指向钟面的"6"字。 F头背面贴标签处的中央对准架子上的"0"处,架子上的"0"处又正正地对准时钟面上的"12"处。3. 在F头端口中央的芯孔里插进一根牙签。4. 假定极化角是-54.5度,对应时钟面应该是2点41分。按住高频头架子不动,旋转高频头, 让F头芯孔中插着的牙签对准2点41分时短针的位置, 此时的F头就已经精确的对准了-54.5度。 5. 应该特别说明的是: 极化角+-180度时的效果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54.5度和+125.5度的效果是一样的, 在钟面上,F头朝向2点41分和朝向8点41分时的效果是一样的。

二、双极化高频头的极化角: 极化角是天线调整中和方位角,仰角同样重要的三个角度之一。有的资料用多少多少度来表示,有的资料用F头指向几点几分来表示。其实都是一样的,不过表达的方法不同而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注意:这里指的是双极化高频头!)

180度=10:30分

90度=7:30分

-10度=4:10分

-100度=1:10分

170度=10:10分

80度=7:10分

-20度=3:50分

-110度=0:50分

160度=9:50分

70度=6:50分

-30度=3:30分

-120度=0:30分

150度=9:30分

60度=6:30分

-40度=3:10分

-130度=0:10分

140度=9:10分

50度=6:10分

-50度=2:50分

-140度=11:50分

130度=8:50分

40度=5:50分

-60度=2:30分

-150度=11:30分

120度=8:30分

30度=5:30分

-70度=2:10分

-160度=11:10分

110度=8:10分

20度=5:10分

-80度=1:50分

-170度=10:50分

100度=7:50分

10度=4:50分

-90度=1:30分

-180度=10:30分

+-0度=4:30分

+180度与-180度是相同的,都是在10:30的位置上。 0度与180度虽然极化角相差180度,但极化效果是一样的。几点几分指的是在钟面上时钟短针所指的位置。

?三、单极化高频头极化角的调整和C头极化角的调整: 要调准卫星天线,必需先调准方位角、仰角和极化角。 调方位角和仰角,是调天线,大家都很熟悉。调极化角是调高频头。其中,双极化Ku头大多是设定F头朝4点30分的方向为“0”度来调整极化角的。而单极化高频头和C头就不一样,它们因厂而异,各种各样,F头的朝向不一定就是极化角的“0”度,因此,确定“0”度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这就给我们调整极化角时带来了一些困难。但是,如果先把有关极化角的一些基本知识弄清楚了,调整极化角,不管它是Ku头还是C头,也不管它是单极化的还是双极化的,都并不是什么难事。

1. 打开高频头前面的盖子向里望去,有一根或两根短短的探针,这就是天线的振子。一根探针的是单极化的; 两根探针的是双极化的。和地面垂直的那根探针是垂直极化振子,和地面平行的那根探针是水平极化振子。双极化高频头中的两根探针是互成90度排列的,一般是垂直振子在外边,在时钟面六点的位置上;水平振子在里边,在时钟面三点的位置上,这时就是双极化高频头的极化角“0”度。单极化高频头中的一根振子,垂直在时钟面六点的位置上,这就是垂直极化角的“0”度,调整垂直极化角必需在这个“0”度的基础上调整。同样,单极化高频头中的一根振子,水平在时钟面三点的位置上,这就是水平极化角的“0”度,调整水平极化角必需在这个“0”度的基础上调整。

2. 卫星发射节目的微波,有圆极化波和线极化波,但大多数是线极化波。线极化波又分垂直极化波(V)和水平极化波(H)。卫星发射过来的垂直极化波(V)只有垂直极化振子才能接收得到,水平极化振子是接收不到的。同样道理,水平极化波(H)只有水平极化振子才能接收得到。垂直极化振子只在完全垂直状态时,接受到的垂直极化信号最强。缓缓转动高频头,使垂直极化振子缓缓偏离垂直状态,这时,垂直极化信号的强度就渐渐衰减(此时,水平极化信号渐渐增强),超过45 度后,衰减加速,转到90度水平状态时,接收到的垂直极化信号为“0”(此时,水平极化信号最强)。同样道理,水平振子也是如此。

3. 早前出品的C头,只有一根探针,它以高频头矩型接口的宽边和地面平行时为典型状态,作为极化角的“0”度。这时探针呈垂直状态,可以接收垂直极化波。要接收水平极化信号,就需要先用手转动高频头,使矩形接口的宽边和地面垂直。如果要接收圆极化波,就要转动波导管,使其中的介质片呈向左的45度角或向右的45度角。调整极化角就是在这个“0”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不管它F头朝向那里!)

4. 近期出品的高频头,有的在高频头上刻有“up”字样,这一面朝上时(时钟面12点处)是极化角“0”度。有的在高频头上刻有“0”刻度,把高频头上的 “0”刻度和高频头支架上的“0”刻度对准,此时也是极化角的“0”刻度。调整极化角一定要在这个“0”的基础上调整。不管它F头朝向那里!接收垂直极化波还是水平极化波,是通过选择接收机菜单里的(H)(v)来完成的,不需要手动。

5. Ku段双极化高频头的F头朝向时钟面4点30分处短针的位置时,是极化角的“0“度,这是大家的共识。有些网站的Flash也是这样表现的。可是,这很容易使人误解为:垂直极化振子指向4点30分时才是垂直极化角的“0”度,以及,水平极化振子指向4点30分时才是水平极化角的“0”度。错了!只要打开高频头的前盖就明白了!原来这时,两根振子并不是都指向4点30分,而是垂直振子指向“6“,水平振子指向”3“。真奇怪!为什么?其实,垂直振子指向 ”6“,不正是垂直极化角的”0“度吗?水平极化振子指向”3“,不正是水平极化角的”0“度吗?垂直极化振子和水平极化振子呈90度排列,“3“和 “6“的中间,不正好是4点30分吗?这时,以4点30分为“0”度,对垂直和水平都兼而得之,岂不为好?

6. 反正,弄不清楚时,不管它矩形接口朝向那里,不管它F头朝向那里,打开高频头的前盖,看清里面极化振子的位置:垂直极化振子在“6”点处,水平极化振子在 “3”点处,这就是极化角的“0”度。以此为基础去调整极化角,还会难吗?有些网站上发表的调整极化角的Flash,以4点30分为“0”度,那指的是双极化高频头。单极化高频头和圆极化高频头并不一定适用。千万不要弄错。

7. 调整天线时,方位角和仰角最敏感,稍差三五度就收不到信号。可是,极化角就不那么敏感,差三五度常常照收不误。甚至于差十度八度都能收到信号。如果先粗调一下极化角,收到节目后再细调一下极化角,信号当然就更好了。

8. 上面谈的都是接收线极化的。接收圆极化波又当别论。

来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6397646.html?fr=qrl&cid=97&index=3&fr2=query

------------------------------------------------------------------------------------------------------------------------------

怎么判断用什么本振的高频头

烧友进步很快,越来越多的烧友开始接收原来未曾接收的星,往往对高频头本振的选用感到迷惑。怎么选用合适的高频头本振?  

简单来说,只要符合以下原则的高频头本振就能用:本振频率和下行频率的差值必须介于950--2150之间。
如接收113帕拉帕的DW,其下行频率10970,那么可以使用双本振的9750/10600高频头的低本振。(10970-9750=1220)
双本振头的用途相对比单本振的用途广泛一点。如9750/10600的双本振头的高本振可以用于接收95度星,其低本振也可以用于85.2度星的接收。
注意使用双本振高频头时,还要同时对接收机作相关设置。如接收机设置0/22K于0K,那么高频头只会工作于低本振;你要用高本振的时候,必须对应设置0/22K为22K。记住:0K--低本振/22K--高本振。
如你是将双本振头用于有0/22K切换开关的多星接收场合,还要注意:假如你用的是高本振,那么接在0/22K的22K口上;用低本振的接在0K口上。

来源:http://www.asiatvro.com/html/200704/Msg11549.htm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