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ianshu.com/p/2c43860b0532
redux是什么?
redux 是一个用于管理js应用状态的容器。redux 出现时间并不是很长,在它出现之前也有类似功能的模块出现,诸如flux 等等。redux 设计的理念很简单,似乎最初这个开发团队就有让redux 可以方便融入在server,browser,mobile client端的打算。目前在github上redux-* 的第三方中间件、插件越来越多。如果react项目中想使用redux ,那么就有react-redux 插件来完成配合。而作为开发者,可以使用这些优秀的第三方资源来开发/优化已有的项目,也是一件很欢乐的事。
设计的动机
在redux.js.org里有关于编写redux的动机描述(our code must manage more state than ever before ),在现实的生活中,单页应用越来越多,而且需要维护的状态也越来越复杂,诸如维护数据更新、UI更新、本地数据存储等这些都是我们在js应用常常需要处理的情景,当然这里多数都会涉及到异步处理。而redux 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将所有的变化进行统一流程处理,会使我们的程序状态变化清晰可见。redux最终目的就是让状态(state)变化变得可预测。
使用的三原则
- 1,Single source of truth
单一数据源。整个应用的state,存储在唯一一个object中,同时也只有一个store用于存储这个object.
- 2,State is read-only
状态是只读的。唯一能改变state的方法,就是触发action操作。action是用来描述正在发生的事件的一个对象。
- 3,Changes are made with pure functions
在改变state tree时,用到action,同时也需要编写对应的reducers才能完成state改变操作。
在上面的三原则中,我们看到了store ,action ,reducer 这些词,那就先说说redux 是怎么进行应用状态(state)维护管理的呢。
redux状态管理的流程
- action是用户触发或程序触发的一个普通对象。
- reducer是根据action操作来做出不同的数据响应,返回一个新的state。
- store的最终值就是由reducer的值来确定的。(一个store是一个对象,reducer会改变store中的某些值)
上图简单画了下redux状态改变的流程。action -> reducer -> 新store -> 反馈到UI上有所改变 。 下面再给个具体实例:
store用于维护状态的容器,包括了应用的多个状态,比如说用户是否登录、用户信息、用户任务等等。action是一个普通对象,用于指明是哪种操作,这样才能在reducers中进行识别。而众多reducer是负责返回新的state的函数。在实际应用中,你需要将store或store的某个值绑定到界面,这样更新store的时候,该页面可以监听到值的更新,然后进行一些页面更新操作/跳转操作等。
redux在实际使用中需要用到的高级部分
redux设计如此简洁,以至于并没有进行异步处理的功能。但是留下了middleware这个概念。可以自己编写符合需要的中间件。目前第三方的中间件基本可以完成一个复杂应用的架构设计。那就先说一说,怎么去处理异步请求呢。 首先推荐redux-thunk ,可以看到它的源码很简洁。就是判断action是否是函数,如果是函数进行递归式的操作。所以在redux 中的异步,只能出现在action中,而且还需要有中间件的支持。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thunkMiddleware({ dispatch,getState }) {
return next => action => {
if (typeof action === 'function') {
return action(dispatch,getState);
}
return next(action);
};
}
同步action与异步action最大的区别是: 同步只返回一个普通action对象。而异步操作中途会返回一个promise函数。当然在promise函数处理完毕后也会返回一个普通action对象。thunk 中间件就是判断如果返回的是函数,则不传导给reducer,直到检测到是普通action对象,才交由reducer处理。
实例说说redux的使用。
实例代码在github上查看地址。该实例只演示了登录过程,是比较基础的redux使用案例。
项目相关代码均在js 目录下。目录中可以看到actions ,reducers ,store 等子目录。
实例action
actions/user.js 目录中定义了用户登录操作的action creator :
- 第22行的
logIn logIn 是一个异步action,注意函数内部的写法与redux-thunk 的定义要相同。
- 第38行的
skipLogin
- 第47行
logOut 这些creator,产生的action状态有LOGGED_DOING ,LOGGED_IN ,LOGGED_ERROR ,LOGGED_OUT 四种状态。 第8行变量testUser ,第15行变量skipUser 分别是模拟针对普通登录成功后(这里用的是fetch www.baidu.com,真实情况下需换成真实的登录接口)的用户对象,跳过登录后默认的用户对象。 接下来再看看reducers 怎么去处理这些action?
实例reducer
reducers/user.js 中:
- 第5行的
initialState 定义了最开始的应用状态(即用户未登录的情况下的state)。
- 第13行,对每个传过来的
action 进行switch ,每个action都需要返回一个state对象,如果不需要变动,则返回原对象(switch中的default返回值)。需要变动,则返回一个新的state,可以看到当type为LOGGED_DOING ,LOGGED_OUT 时,返回的对象跟原始对象都会有一些字段的差别。
reducers/index.js 中:
- 第5行
combineReducers 是将应用的state进行组合。
- 目前demo中只有用户信息,所以只看到第6行
userStore 这一个key,在一个业务复杂的应用里,需要保存很多应用和用户交互产生的信息(比如说用户聊天列表等信息)。
实例store
再来看看store 的处理:
store/index.js 中定义了store的行为(包括中间件):
- 第23行的
applyMiddleware 会将中间件应用在redux action过程中。
- 第10行自定义一个
logger 中间件,该中间件的目的是打印出当前的触发的action 以及出发后的state 变化。
- 第27行,33行 使用了
redux-persist 这个第三方插件来将store对象存储到本地,以及从本地恢复数据到store中,比如说保存登录信息,下次打开应用可以直接跳过登录界面。
程序入口
上面是定义。下面再来看如何在程序中使用:
在入口文件index.js 中:
- 第27行,需要将
store 作为属性传递给Provider 组件中。
- 第28行,可以看到的是真正渲染出的东西是
<Root/> 标签返回的东西。
那就来看看root.js 里的内容。
root.js 中:
- 第48行的
render 主要实现了Navigator 导航器的处理,并用自定义的一个Router (第27行)进行封装了下。
- 第59行,在末尾的
select 函数,是将store 中的某些值复制到当前组件的props中,注意这里需要用connect 函数进行绑定,否则store 变化,不会反馈到Root 组件中。isLoggedIn 这个变量便被复制到当前的Root组件中,在Root内部方法中可以访问。
- 第16行,
constructor 里,会对登录状态进行判断,如果检测到已经登录了,则会修改Navigator 初始的路由设置(第10行设置的),使应用直接显示MainPage 。
登录页面。
那再看看登录页面pages/login.js 中的用户操作:
上面的3个图片是整个pages/login.js 的源码。
- 第160行,指定了该组件会与
store 的哪些值进行连接。分别是isLoggedIn ,user ,status 。
- 第129行,定义了
Text 的onPress 操作。handleLogin 是绑定的操作方法,方法内容见第60行。在71行时,会触发logIn 这个action。
- 触发
logIn 后,会先进入LOGGED_DOING 状态,此时说明在登录中。在第42行,有对该状态进行监听,如果为该状态,会将弹窗弹出,提醒为loading态。
- 第33行,在
shouldComponentUpdate 中,对即将变化的nextProps进行与目前的props进行对比。比如说logIn 执行登录完成后,第35行检测到isLoggedIn 为true,则执行toMain 函数(即跳转到主页中)。
看下最终的demo交互效果。
推荐: RNTools是一个分享React Native文章、实例代码以及第三方模块的平台。RNTools官网链接 RNTools应用下载
文/巨巨(简书作者)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2c43860b053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简书作者”。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