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rngorm
发布时间:2020-12-15 05:12:22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Cairngorm是轻量级的MVC框架,其对于MVC划分的很清楚,甚至可以说是过于严格。整个框架没有对View,Model和Controller进行关联,而是对Event和Command的映射。 基本需求 1. 定义服务Service 在business文件夹下建立Services.mxml来定义服务。 一个Services.mx
Cairngorm是轻量级的MVC框架,其对于MVC划分的很清楚,甚至可以说是过于严格。整个框架没有对View,Model和Controller进行关联,而是对Event和Command的映射。
基本需求 1. 定义服务Service 在business文件夹下建立Services.mxml来定义服务。 一个Services.mxml文件大概是这样: <?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 <cairngorm:ServiceLocatorxmlns:mx="http://www.adobe.com/2006/mxml"? ? ? ? ? ? ? ? </cairngorm:ServiceLocator> 这个文件定义了与服务器通信所用到的组件,Flex提供了6种组件进行通信。 2. 创建模型Model 一般来说,模型Model是一个单例。这时需要自己写这个模型,模型只是用来存储数据。 在model文件夹下建立你自己的Model,模型可以实现Cairngorm框架中的接口IModelLocator,但是这个动作是多余的。 将模型中需要提供给视图View的数据设置成[Bindable],也可以将Model设置成[Bindable],这样模型变化后,视图会自动更新。 package domain.app.model{ ? ? ? ? ? ? ? ? ? ? ? ? ? ? ? ? ? } 3. 绑定视图View到模型Model 在视图中需要变更的部分,绑定模型中的数据。例如在一个Label组件需要使用模型的的用户名。 <mx:Label text="Welcome,{CustomModel.getInstance().username}"/> 模型的属性username改变时,界面会自动更新。 4. 定义事件。 Cairngorm框架中的事件CairngormEvent继承自Event,它有一个新的功能,就是自己把自己发送出去。 比如应用需要登陆,那就应该创建一个登陆事件LoginEvent,保存在events文件夹中。 package domain.app.events{ ? ? ? ? ? ? ? ? ? ? ? ? ? ? ? } 5. 处理事件 创建一个Event后,应用程序需要监听到这个Event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例如我已经创建了一个LoginEvent,然后还需要 创建一个ICommand来处理这个Event。在command文件夹下新建文件LoginCommand package domain.app.command{ ? ? ? ? ? ? ? ? ? ? ? ? ? ? ? ? ? } 在这个CustomModel中执行的是业务逻辑,然后再改变模型CustomModel中的数据。 6. 注册事件到命令Command Cairngorm框架中有个前段控制器FrontController,它的作用是把Event映射到ICommand。这样某个事件发出后,相应的ICommand会执行。 需要做的是在controller文件夹中新建一个自定义Controller来继承FrontController。 package domain.app.controller{ ? ? ? ? ? ? ? ? ? ? ? ? ? ? ? } 这个CustomController将事件LoginEvent和LoginCommand注册在一起,那么LoginEvent发出后会创建一个LoginCommand来执行业务逻辑。 6. 初始化框架 框架的好处就是让整个程序体系变得透明,便于扩展和代码重用。现在整个Cairngorm框架的实施基本完成,现在需要把它整合到Flex应用当中去。 在程序的入口,即程序的Default Application中实例化Controller。 <?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 <mx:Applicationxmlns:mx="http://www.adobe.com/2006/mxml" ? ? ? ? ? ? </mx:Application> 7. 发出事件 下面需要监听程序中的用户交互事件,然后以CairngormEvent的形式发送出去。 假如程序中有一个登陆按钮,点击之后执行登陆操作。 private function doLogin():void{ ? ? ? } 在界面上做的是发出事件,而且只是发出事件。 8. 服务代理 在实际应用中,登陆需要服务器来验证其用户名和密码的正确性,于是需要使用一个Delegate来进行服务器的交互。 在business文件夹下创建类文件ServiceDelegate。 package domain.app.busine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ServiceDelegate有个方法来验证登录动作,可以通过ServiceLocater来获取一个HTTPService、RemoteObject或者其它交互组件,这个组件定义在 business文件夹下Services.mxml文件中。 然后修改LoginCommand: package domain.app.comma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其它 整体上Cairngorm的框架就是这样,你可能发现在ICommand处理一个CairngormEvent时,没有办法获得一个View的引用。没错,这就是它的MVC机制,因为你不应该把业务逻辑和视图View挂钩,但是有时候必须要和View挂钩,那就得用到框架中的ViewHelper和ViewLocator这两个类了。 ViewHelper类实现接口IMXMLObject,首先自定义一个ViewHelper,然后在视图中引用它。 package domain.app.view{ ? ? ? ? ? ? ? ? ? } 在视图中实例化这个ViewHelper <helper:LoginViewHelperid="loginViewHelper"/> 然后就可以在Command中使用这个ViewHelper。 varloginViewHelper:LoginViewHelper=ViewLocator.getInstance().getViewHelper("loginViewHelper")? ? loginViewHelper.doSomething(); 10. 框架图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