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s2d-x网络编程
转载:http://www.cnblogs.com/Mdh1991/p/4095186.html 在这里我整理了以往自已使用的一些关于HTTP和Socket编程资料,当然也有一些自已对网络编程的理解。 首先说说HTTP与Socket概念性的一些认识: Socket通常称为“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 套接字类型分为: 1> 流式套接字: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无差错,无重复的发送,且按顺序接收,基于TCP协议。 2> 数据报式套接字:提供无连接服务,数据以独立形式发关,不提供无错保证,接必顺序混乱,基于UDP协议。 Socket是对TCP/IP协议的封装和应用,它本身并不是协议,而是一个调用接口(API),也可以说,TPC/IP协议是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 HTTP协议也叫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是一个无连接,无状态连接的应用层协议,由请求-响应构成,是标准的C/S模型,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 HTTP连接使用的是“请求-响应”的方式,不仅在请求时需要先建立连接,而且需要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服务器端才能回复数据。 HTTP连接与Socket连接
讲了那么多概念性的东西后,我们看这俩种方式的具体使用。 先我们看HTTP协议的用法: 常用的两种HTTP通信方式有get和post,我们来看看这俩种方式有什么异同 1> get是从服务器上获取(查询)数据,post是向服务器传送(修改)数据; 2> get传送的数据量较小,不能大于2KB,post传送的数据量较大,一般认为不受限; 3> get安全性非常低,通常是逃不过像Wireshark这类功能强大的抓包工具的,但执行效率比较好;post安全性相对来说就比较好了; 建议:在做数据查询时用get方式,而在做数据添加,修改或删除时用post方式 demo如下: 我们在一个类里边定义两个方法,一个是请求,一个是响应:
再看方法的实现: 这里我用俩个tag值来区分是用get还是post,我们可以看到,这俩种方式的异同: 1> get方法是将数据直接接到URL的后面,post方法把URL和数据分开了 2> 俩个方法请求完服务器后都会回调一个方法,并且不管请求成不成功,服务器都将返回一个JSON串 我们再看这个回调方法: 通过服务器返回的JSON串,我们可以确定是否请求成功,总的来说,HTTP就是一个请求与响应的过程。 Socket中TCP与UDP编程 TCP连接流程图: 1> 创建套接字(socket)
如果socket调用成功,它会返回一个新的SOCKET套接字,如果失败返回一个错误。 2> 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本地地址的端口上(bind)
3> 将套接字设置为监听模式,接收客户端请求(listen)
4> 等待客户请求,当有请求时,接受连接请求,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对应此次连接(accept)
5> 用返回的新生成的套接字和客户端进行通信(send/recv) send函数:
recv函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