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至:http://cn.cocos2d-x.org/tutorial/show?id=2430
前言】
在Cocos2d-x中,简单数据存储,可以使用UserDefault。那么如何存储大量,不规则的数据?我们可以使用 SQLite数据库 存储数据。SQLite 是使用非常广泛的 嵌入式数据库 ,它有小巧 、高效、跨平台、开源免费和易操作的特点。所以大量的被用于手机、PDA、MP3播放器、以及机顶盒设备。
SQLite数据库是使用C语言来编写的,因此在Cocos2d-x使用SQLite也是得心应手。
本文介绍一下SQLite3数据库的基础用法:增删改查。
PS:另外对于SQLite的可视化管理工具,本人使用的是 SQLiteStudio,这个就自行了解吧。
Demo下载(Github地址)
【SQLite3】
1、准备工作
Cocos引擎的external文件夹里的sqlite3好像只有两个.h 文件,没有 sqlite3.c文件。所以我编译的时候一直编译不通过。后来去sqlite官网下了源文件,才编译成功的。
(1)首先,到下载sqlite3的源文件。
下载地址:http://www.sqlite.org/download.html
(2)将sqlite3的三个源文件拷贝到项目的Classes文件中,并导入到项目里。
如果是Android平台的话,还需要修改 Android.mk 文件。
2、SQLite3的基础API
这里只介绍一下SQLite3最基本的API,可以帮助你完成数据库的 增删改查 功能。
注意:SQLite3 数据库使用的编码格式为:UTF-8。如果出现乱码的话,就将其转为 UTF-8 格式。
2.1、关键数据结构:sqlite3*
SQLite里最常用到的是:sqlite3* 类型。
从数据库打开开始,SQLite就要为这个类型准备好内存,直到数据库关闭,整个过程都需要用到这个类型。当数据库打开时开始,这个类型的变量就代表了你要操作的数据库。下面再详细介绍。
2.2、打开数据库:sqlite3_open
intsqlite3_open(constchar*filename,sqlite3**ppDb)
这个函数是用来打开数据库的。
(1)filename : 数据库文件名(如:"/Users/apple/Documents/data.db" )。文件名不需要一定存在,如果此文件不存在,sqlite 会自动建立它。如果它存在,就尝试把它当数据库文件来打开。
(2)ppDb : 即前面提到的关键数据结构。这个结构底层细节如何,你不要关它。
(3)返回值: 如果为 SQLITE_OK ,则成功打开数据库。
2.3、关闭数据库:sqlite3_close
intsqlite3_close(sqlite3*)
这个函数是用来关闭数据库的。若不再使用数据库时,必须将数据库关闭,释放内存资源。
(1)sqlite3* : 即前面提到的关键数据结构。
(2)返回值: 如果为 SQLITE_OK ,则成功关闭数据库。
2.4、执行sql语句:sqlite3_exec
intsqlite3_exec(sqlite3*,constchar*sql,int(*callback)(void*,int,char**,char**),void*,char**errmsg)
这个函数是用来执行sql语句的,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
(2)sql : 即sql语句(增删改查)。
(3)(*callback) : 执行exec时,每查到一条记录,就会调用这个回调函数(具体在 2.5 介绍)。
(4)void* : 传递数据,可以是任意值。会传递到回调函数callback,作为它的第一个参数传入。
(5)errmsg : 错误信息。
注意:后面三个参数,若不需要,可以填 NULL 。
2.5、sqlite3_exec的回调函数callback
int(*sqlite3_callback)(void*para,intcol_num,char**col_value,char**col_name)
这个函数作为 sqlite3_exec 的第三个参数。执行exec时,每查询到一条记录,就会调用一次。
(1)para : 即 exec 的第四个参数,传递来的数据。
(2)col_num : 一条记录有多少个字段(即这条记录的列数)。
(3)col_value : 查询出来的数据(即:每个字段的值 )。它是个一维数组(不要以为是2维数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字符串 char * 值,是一个字段内容。
(4)col_name : 每一个字段的字段名称(即:列名),与 col_value 对应。
2.6、不使用回调查询数据库:sqlite3_get_table
sqlite3_get_table(sqlite3*db,char***result,int*row,int*col,serif; font-size:14px"> 这个函数是用来查询数据库的。
(1)db:即前面提到的关键数据结构。
(2)sql:即sql查询语句。
(3)result:查询结果。它依然一维数组(不要以为是二维数组,更不要以为是三维数组)。它内存布局是:第一行是字段名称,后面是紧接着是每个字段的值。即:0~col-1是字段名称,col~2*col-1是第一行记录,2*col~3*col-1是第二行记录,……以此类推。
(4)row:行数。
(5)col:列数。
(6)errmsg:错误信息。
注意:这个函数的result访问完后,需要使用sqlite3_free_table(retult),释放资源。
3、使用方法
3.1、引入头文件
添加从SQLite官网下载的源代码 sqlite3.h 头文件。
//
#include"sqlite3.h"
//
3.2、创建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若文件不存在,SQLite会自动建立。若文件存在,就尝试把它当数据库文件来打开。
//
//数据库路径
std::stringpath="/soft/cocos2d-x-3.4/projects/Demo34/Resources/data.db";
std::stringsql;//sql语句
intret;//执行结果,SQLITE_OK表示成功执行
//创建sqlite数据库:sqlite3*
sqlite3*pdb=nullptr;
//打开sqlite数据库:sqlite3_open
ret=sqlite3_open(path.c_str(),&pdb);
//当sqllite数据库打开失败时
if(ret!=SQLITE_OK){
//获得sqltite数据库打开错误的信息
constchar*errmsg=sqlite3_errmsg(pdb);
CCLOG("sqliteopenerror:%s",errmsg);
sqlite3_close(pdb);
returnfalse;
}
//
3.3、创建表
创建一张表:create table 表名(ID,name,sex)
表名:student 。 有三个字段:ID、name、sex (其中ID为主键自增)。
PS:创建表,不需要回调函数。sqlite3_exec 的后面三个参数都填NULL。
//
//创建表的sql语句:createtable
sql="createtablestudent(IDintegerprimarykeyautoincrement,nametext,sextext)";
//执行sql语句:sqlite3_exec
ret=sqlite3_exec(pdb,sql.c_str(),nullptr,nullptr);
if(ret!=SQLITE_OK){
CCLOG("createtablefailed");
}
//
3.4、插入数据(增)
插入三条数据:insert into 表名 value(1,"name","sex")
PS:插入数据,不需要回调函数。sqlite3_exec 的后面三个参数都填 NULL 。
//
//(1,'student1','male')
sql="insertintostudentvalues(1,'male')";
ret=sqlite3_exec(pdb,nullptr);
if(ret!=SQLITE_OK){
CCLOG("insertdatafailed!");
}
//(2,'student3','female')
sql="insertintostudentvalues(2,'student2','female')";
ret=sqlite3_exec(pdb,nullptr);
if(ret!=SQLITE_OK){
CCLOG("insertdatafailed!");
}
//(3,'male')
sql="insertintostudentvalues(3,nullptr);
if(ret!=SQLITE_OK){
CCLOG("insertdatafailed!");
}
//
3.5、查询数据,使用sqlite3_exec(查)
使用 sqlite3_exec 来查询:select * from 表名
//
//查询语句
sql="select*fromstudent";
ret=sqlite3_exec(pdb,&callback,(void*)"para",nullptr);
//回调函数
intcallback(void*para,char**col_name)
{
CCLOG("%s:总共有%d个字段",(char*)para,col_num);
for(inti=0;i<col_num;i++){
CCLOG("%s=%s",col_name[i],col_value[i]);
}
CCLOG("------------------------------");//分隔符
return0;
}
//
控制台输出结果:
3.6、删除数据(删)
删除第一条记录: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
//删除第一条记录
sql="deletefromstudentwhereID=1";
ret=sqlite3_exec(pdb,nullptr);
if(ret!=SQLITE_OK){
CCLOG("deletedatafailed!");
}
//
3.7、修改数据(改)
修改数据:update 表名 set name = "hello" where 条件
//
//修改第三条记录的name字段
sql="updatestudentsetname='hello'whereID=3";
ret=sqlite3_exec(pdb,nullptr);
if(ret!=SQLITE_OK){
CCLOG("updatedatafailed!");
}
//
3.8、查询数据,使用sqlite3_get_table(查)
使用 sqlite3_get_table 来查询:select * from 表名
查询完后,不使用回调函数,而是直接保存查询结果。
//
char**table;//查询结果
intr,c;//行数、列数
sql="select*fromstudent";
sqlite3_get_table(pdb,&table,&r,&c,nullptr);
CCLOG("行数is%d,列数is%d",r,c);
//第0行(0~c-1),为字段名
//第1行(c~2*c-1),第一条记录
//......
for(inti=0;i<=r;i++){
for(intj=0;j<c;j++){
CCLOG("%s",table[i*c+j]);
}
CCLOG("------------------------------");
}
//记得是否查询表
sqlite3_free_table(table);
//
可以看到 ID = 1 的数据已经被删除了,并且ID = 3 的数据name被改为了 " hello " 。
3.9、关闭数据库
注意: 最后,记得关闭数据库,否则会造成内存泄露。
使用sqlite一定要注意的内存管理问题,那就是打开数据库之后,数据操作完成之后,一定要关闭数据库,否侧会造成内存泄漏。
sqlite3_close(pdb);
数据文件存放的位置
/data/data/com.youCompany.Helloworld/files/save.db
位于程序沙盒的文档目录下
../Documents/save.db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