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Swift结构体构造器
/** 结构体构造器 */
/** 对于构造函数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构造函数是用来构造一个实例的或者构造 一个对象的。这种说法我认为是不对的哈。 当我们构造一个实例,实例需要分配一个内存。而分配内存这个过程不称之为构造,这个称之为实例化,
在Swift语言中,结构体或者我们接下来讲的类,它们的对象或者说实例被构造出来之后需要有一个 确定的初始值。 */
struct Rect { var width: Double = 5.0 var height: Double = 6.0 }
var rect: Rect = Rect()
// 也可以这样子写 // var rect = Rect.init() print("------------------->") print(rect)
// 所以这样子初始化出来的实例有初始值, 宽5.0, 高度6.0,这个对象里面的每一个成员变量都需要一个初始值 // 如果没有初始值,我们可以看到就不可以这样子初始化一个实例
/** 所以这个初始化的工作啊,或者赋初始值的这个工作是由构造函数来完成的。这是构造函数的目的, 构造函数并不负责内存的分配。 对象或者说这个实例的内存的分配是由系统来完成的。 当内存分配完毕之后呢,系统会马上调用构造函数,而构造函数负责给系统内存进行初始化,确切来讲是给这个对象或者说实例的成员变量进行初始化, 这就是构造函数这样一个作用。 对于swift语言中的结构体呢,它不同于C和OC中的结构体,它非常的接近于我们这个类的概念, 因为结构体里面可以添加方法,可以添加计算属性,还有些其他的,无限于接近我们的类。 因此swift语言中的结构体呢也有一个叫构造函数这样一个东西。它跟类的构造函数几乎是一摸一样的。 */
/** 首先构造函数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啊, 一我们可以自定义构造函数。之后的章节中讲解 二系统默认的构造函数 */
// 结构体逐一成员构造器
var rect1: Rect = Rect(width:1,height: 11) // Argument 'width' must precede argument 'height',也就是顺序不能颠倒。 // var rect1: Rect = Rect(height:1,width: 11)
var rect2: Rect = Rect.init(width: 2.0,height: 2.0) print("------------------->") print(rect2)
print("------------------->") print("rect1==(rect1)") // rect1==(Rect #1)(width: 1.0,height: 11.0) print(rect1.width) print(rect1.height)
/** 无论是结构体还是我们接下来讲的类,它的构造函数的名称都是这个结构体或类的名称 我们可以认为这个Rect是构造函数的名称,然后括号里面是它的实参。 */ /** 结构体逐一成员构造器是指,构造函数里面的参数的个数,类型,顺序跟我们结构体定义的参数的个数,类型,顺序是完全匹配的。 */ /** 当我们没有自定义构造函数的时候,系统会默认提供了两个构造函数, 也就是说所有的实例必须通过构造函数。 结构体的构造函数,类的构造函数我们会单独的拿出一章来分析。 */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