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则表达式的贪婪与非贪婪模式
<script> try{ str="<p>abcdefg</p><p>abcdefghijkl</p>"; re1=str.match(/<p>[Ww]+?</p>/ig); alert("非贪婪模式:rnrn1:"+re1[0]+"rn2:"+re1[1]); re1=str.match(/<p>[Ww]+</p>/ig); alert("贪婪模式:rnrn"+re1); re1=str.match(/<p>(.+?)</p>/i); alert("非贪婪模式,且不要标记:rnrn1:"+re1[1]); re1=str.match(/<p>(.+)</p>/i); alert("贪婪模式,且不要标记:rnrn"+re1[1]); }catch(e){alert(e.description)} </script> 匹配次数中的贪婪与非贪婪 在使用修饰匹配次数的特殊符号时,有几种表示方法可以使同一个表达式能够匹配不同的次数,比如:"{m,n}","{m,}","?","*","+",具体匹配的次数随被匹配的字符串而定。这种重复匹配不定次数的表达式在匹配过程中,总是尽可能多的匹配。比如,针对文本 "dxxxdxxxd",举例如下:
由此可见,"w+" 在匹配的时候,总是尽可能多的匹配符合它规则的字符。虽然第二个举例中,它没有匹配最后一个 "d",但那也是为了让整个表达式能够匹配成功。同理,带 "*" 和 "{m,n}" 的表达式都是尽可能地多匹配,带 "?" 的表达式在可匹配可不匹配的时候,也是尽可能的 "要匹配"。这 种匹配原则就叫作 "贪婪" 模式 。 非贪婪模式:
更多的情况,举例如下: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