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QL与Memcached、Redis、MongoDB概述
一、NoSQL介绍 非关系型数据库(而mysql、oracle、sqlserver都是关系型数据库) 1. 特点
2. 分类 A. 键值(Key-Value)数据库:redis、memcached、riak redis/memcached 适合存储用户信息,比如会话、配置文件、参数、购物车等,这些信息一般和ID(键)挂钩 B. 面向文档(Document-Oriented)数据库:MongoDB、CouchDB、RavenDB MongoDB将数据以文档形式存储,每个文档都是一系列数据项的集合,每个数据项都有一个名称与对应的值,值既可以是简单的数据类型,如文字、字符串、数字和日期等,也可以是复杂的类型,如有序列表和关联对象。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是文档,同一个表中存储的文档属性可以是不同的,数据可以使用XML、JSON或JSONB等多种形式 C. 列存储(Wide Column Store/Column-Family)数据库:Cassandra、HBase D. 图(Graph-Oriented)数据库:Neo4J、Infinite Graph、OrientDB 二、Memcached介绍 国外Live Journal团队开发,通过缓存数据库查询结果,减少数据库的访问次数(写入减少不了),从而提高动态Web站点性能。数据存在内存中,重启服务器即数据消失 基于c/s架构,协议简单 基于libevent的事件处理 自主内存存储处理(slab allocation) 数据过期方式:Lazv Expiration和LRU 2. Memcationed流程图 3. Slab allocation原理
一个Chunk最大不能超过1M,即一个Page 一个Slab可能有多个Page 原理图: 4. Growth factor Memcached在启动时可以通过-f参数可以指定Growth Factor因子(即Chunk之间的的增长比例),默认为1.25,通过memcached-tool 可以查看指定的memcached实际的不同slab状态 命令:memcached-tool 127.0.0.1:11211 display 5. Memcached数据过期方式
三、Redis介绍 属于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相似,但是支持数据持久化(重启服务器,数据还是存在) A. value类型: string、hash、lists(链表)、sets(集合)、sorted sets(有序集合) B. 文件格式: RDB(全量数据)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磁盘,下次读取文件时,进行加载 aof(增量请求)内存中的数据有序化为操作请求,用于读取文件进行replay得到数据,相当于mysql的二进制日志 C. 存储方式: 内存存储、磁盘存储、log文件 四、MongoDB介绍
和关系型数据库对比: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