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分片技术
在mongodb里面存在另一种集群,就是分片技术,当数据量达到T级别的时候,我们的磁盘,内存就吃不消了,针对这样的场景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分片 mongodb采用将集合进行拆分,然后将拆分的数据均摊到几个片上的一种解决方案。 下面我对这张图解释一下: 人脸:代表客户端,客户端肯定说,你数据库分片不分片跟我没关系,我叫你干啥就干啥,没什么好商量的。 mongos: 首先我们要了解”片键“的概念,也就是说拆分集合的依据是什么?按照什么键值进行拆分集合.... 好了,mongos就是一个路由服务器,它会根据管理员设置的“片键”将数据分摊到自己管理的mongod集群,数据 分片的对应关系以及相应的配置信息保存在"config服务器"上。 mongod: 一个普通的数据库实例,如果不分片的话,我们会直接连上mongod。 二: 实战 首先我们准备4个mongodb程序,我这里是均摊在C,D,E,F盘上,当然你也可以做多个文件夹的形式。 1:开启config服务器 先前也说了,mongos要把mongod之间的配置放到config服务器里面,理所当然首先开启它,我这里就建立2222端口。 2: 开启mongos服务器 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开启的是mongos,不是mongod,同时指定下config服务器,这里我就开启D盘上的mongodb,端口3333。 3:启动mongod服务器 对分片来说,也就是要添加片了,这里开启E,F盘的mongodb,端口为:4444,5555。 4: 服务配置 哈哈,是不是很兴奋,还差最后一点配置我们就可以大功告成。 <1> 先前图中也可以看到,我们client直接跟mongos打交道,也就说明我们要连接mongos服务器,然后将4444,5555的mongod 交给mongos,添加分片也就是addshard()。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addshard中,我们也可以添加副本集,这样能达到更高的稳定性。 <2>片已经集群了,但是mongos不知道该如何切分数据,也就是我们先前所说的片键,在mongodb中设置片键要做两步 ①:开启数据库分片功能,命令很简单 enablesharding(),这里我就开启test数据库。 ②:指定集合中分片的片键,这里我就指定为person.name字段。 5: 查看效果 好了,至此我们的分片操作全部结束,接下来我们通过mongos向mongodb插入10w记录,然后通过printShardingStatus命令 查看mongodb的数据分片情况。 这里主要看三点信息: ① shards: 我们清楚的看到已经别分为两个片了,shard0000和shard0001。 ② databases: 这里有个partitioned字段表示是否分区,这里清楚的看到test已经分区。 ③ chunks: 这个很有意思,我们发现集合被砍成四段: 无穷小 ―― jack0,jack0 ――jack234813,jack234813――jack9999,jack9999――无穷大。 分区情况为:3:1,从后面的 on shardXXXX也能看得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 c – cmake中的奇怪字符“a”生成了makefile错误
- 部署IIS时提示未能加载文件或程序集“XXX”或它的某一个依赖
- FB+VS2010+FluorineFx环境搭建
- ruby-on-rails – rails – activerecord …抢到第一个结果
- 如何在代码中更改textView在xml文件中设置好的drawable对象
- 关于Cocos2d-x的一些认识(4)
- xml schema----java Web
- c#+JQurey实现获取radio和checkbox的值
- cocos2dx 3.x 使用dragonbones 4.5 -- (二)
- 在Swift中将字符串转换为Bool – 通过API或大多数类似Sw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