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eline之stage(二)
发布时间:2020-12-13 22:36:09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在真正的RISC IC的制成中,不会只有这五个stage。它可能存在多条pipeline,每条pipeline 有多个stage。如: integer ALU:有5个stage; FP/integer multiplication(浮点/integer乘):大概有11个stage 由于每条指令的the number of stages不同,就可也能够造
在真正的RISC IC的制成中,不会只有这五个stage。它可能存在多条pipeline,每条pipeline
有多个stage。如: integer ALU:有5个stage; FP/integer multiplication(浮点/integer乘):大概有11个stage 由于每条指令的the number of stages不同,就可也能够造成较多的问题: 1、有些指令是unpipeline,会造成structural hazard。 2、可能会造成同时有多条指令对register进行写操作。 3、可能会发生WAW hazard,就是后运行的指令反而先写。 4、会导致exception的发生顺序变化更大 5、会产生更严重的data hazard 第一种情况的解决方案就是增加hardware(function unit) 第二种情况的解决方案就是在ID OR MEM OR WB这三个stage中的任意一个stage中做检查,如果发现 前一条指令的写操作可能会跟当前的指令的写操作同时发生,那么就让当前的指令等一下。 第三种情况的解决方案就是在ID stage中做检查。 第四种情况的解决方案就是不管它,只要保证所有的execption都被正确的处理就行; 方案二:在chip中做一个buffer,用来存贮指令的结果值,这样当exception的顺序不对时,就可以 back到之前的指令,保证exception的处理顺序。 方案三:用软件来实现。 第五种情况的解决方案就是用forwarding来解决(没有办法完全消除掉)。 一个MIPS R4000真实芯片stage的划分:共分为8个。 IF、IS、RF、EX、DF、DS、TC、WB IF:前半个instruction fetch,完成PC加4,和cache的初始化 IS:是后半个instruction fetch:完成从instruction cache中取指令 RF:就是进行instruction decode,将value从register中取出,并且做hazard checking EX: A、做运算,如:加减乘除 B、算memory的address C、如果是branch,就去算target address,并检查跳转条件。 MEM被分成了三个:DF、DS、TC DF:做data fetch的前半部分 DS:做data fetch的后半部分 TC:tag check,就是确认data cache 有没有hit。 WB:写回。
(完) [此为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