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简单的实例来实践TDD的核心思想
TDD
(
Test Driven Development
),核心思想就是以测试的方式来驱动开发,它对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做了一个有效的调整。
TDD
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类是为了其所赋予的功能、职责而存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避免过度设计,还有就是为了将来的重构方便,为了持续集成存在能够有意义
,
测试不仅带来了软件质量的提升,也同时为软件提供了详尽的文档。(本文为
<<
精通
Spring
-
Java
轻量级架构开实践
>>
的学习笔记)
资深专家
Kend Beck
这样描述
TDD
的开发步骤:
1 在开始真正编码之前,添加相应的能够失败的测试代码。
2. 运行所有的测试,测试未通过。
3. 修改代码。
4 运行所有的测试,测试全部通过。
5 重构代码,消除冗余。
以简单的示例来实践TDD思想 b)这个类现在没有任何逻辑,而仅仅是为了使接下来即要撰写的测试类通过编译。现在将要根据需求规格说明开始逐项测试案例脚本,而这些案例将真实地驱动formateDate()方法的开发。按照JUnit框架的使用约定,撰写测试类如下,如代码清单2所示:
在这里编写一个工具(
utility
)程序来实践
TDD
的核心思想,需求规格说明如下:
接受一个日期字符串,进行格式化并输出,假设该程序可以接收以下格式的输入:
1
空值(
null
或者
””
)
2 MM
-DD-YYYY
3 MM
-D-YYYY
4 M
-DD-YYYY
5 MM
-DD-YY
其中,
M
表示月,
D
表示日期,
Y
表示年,
MM
表示用两位数字表示月分,以此类推。对所有这些可能的输入格式
(
空值除外
)
,该程序都将转换为:
MM
-
DD
-
YYYY
的格式:输入字符串为空值(
null
或者
””
),输出为
” ”
。
对于只有一位数字的日期和月份,在高位补上
”0”
:对于两位数字的年份,在高位补上“
20
”
(如:
06
年
2
月
12
号,按照输入格式为:
2-12-06
,补齐以后写为:
02-12-2006
)。
另外,当输入其他不符合以上格式的任意字符串时,将返回
” ”
。
下面按照Kend Beck描述的TDD开发步骤来进行:
1 添加测试
明确了上面的需求以后,开始执行上述步骤的第一步:添加测试。
a)为该程序命名,类名为
MyFormatter
,作为一个工具应用程序,使用静态方法,名为“
formateDate()
”
,
下面新建一个新类,如代码清单1所示:
清单1
/***/
/**
*日期格式化程序,将输入的日期字符串格式化为MM-DD-YYYY的形式 * */ public class MyFormatter ... { publicstaticStringformatDate(StringstrUnFormatted)...{ returnnull; } } 清单2
mportjunit.framework.Test;
import junit.framework.TestCase; import junit.framework.TestSuite; /***/ /** *该测试类使用Junit框架来对需求规格中 *关于日期格式化程序的所有测试案例进行测试 * */ public class MyFormatterTester extends TestCase ... { privatestaticfinalStringTEST_FAILURE_MSG="测试失败";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该方法提供一个Junit的SwingGUI呈现 //junit.swingui.TestRunner.run(MyFormatterTester.class); //} /***//** *Junit的测试套件(testsuite)方法 */ publicstaticTestsuite()...{ TestSuitesuite=newTestSuite("MyFormatter测试程序"); /**//* *Junit框架TestSuiteclass有个特殊的构造函数 *接受一个class为参数,创建出来的testsuite会将该class内所有 *以"test"开头的方法当作testcases包含进来 */ suite.addTestSuite(MyFormatterTester.class); returnsuite; } /***//** *测试输入null是否返回"" */ publicvoidtestIfNullReturnEmptyStr1()...{ assertEquals(errorMsgTitle("输入null返回''"),"", MyFormatter.formatDate(null)); } /***//** *测试输入""是否返回"" */ publicvoidtestIfNullReturnEmptyStr2()...{ assertEquals(errorMsgTitle("输入''返回''"), MyFormatter.formatDate("")); } /***//** *测试该程序是否给只有一位数字的日期在高位补上一个0 *并且返回MM-DD-YYYY的格式 */ publicvoidtestAppendZeroSingleD()...{ assertEquals(errorMsgTitle("输入一位数字的日期在高位补上一个0"), "11-01-2006",MyFormatter.formatDate("11-1-2006")); } /***//** *测试该程序是否给只有一位数字的月份在高位补上一个0 *并且返回MM-DD-YYYY的格式 */ publicvoidtestAppendZeroSingleM()...{ assertEquals(errorMsgTitle("输入一位数字的月份在高位补上一个0"), "01-11-2006",MyFormatter.formatDate("1-11-2006")); } /***//** *测试该程序是否给两位数字的年份的高位补上20 *并且返回MM-DD-YYYY的格式 */ publicvoidtestAppend20YearOfYYStyle()...{ assertEquals(errorMsgTitle("输入两位数字的年份在高位补上20"), "01-01-2006",MyFormatter.formatDate("1-1-06")); } /***//** *测试该程序是否在输入了其他不符合MM-DD-YYYY格式的任意字符串时 *(如输入字母,或者非“-“的分隔符等情况)返回'' */ publicvoidtestCorrectSeparateValue()...{ assertEquals(errorMsgTitle("输入了由非“-“分隔的非法字符串时返回''"), "",MyFormatter.formatDate("2,12,06")); } publicvoidtestCorrectNumericValue()...{ assertEquals(errorMsgTitle("输入了含有字母的非法字符串时返回''"),MyFormatter.formatDate("A-B-06")); } /**//* *可能存在其他测试案例,但需求中没有交代 *(这或许就是需求存在缺陷,亦或添加更多的测试是自投苦海) *所以此处省略... */ /***//** *依据传入的内容,显示测试失败的相应信息 */ privateStringerrorMsgTitle(Stringmsg)...{ returnmsg+""+TEST_FAILURE_MSG; } } 2 执行测试 清单2中的代码根据需求规格撰写了详细的测试案例脚本。这个测试类需要继承JUnit框架的TestCase类。Junit提供的assert方法使得期望值和实际值之间的比较变得很直观,现在有了7个测试方法,执行测试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JUnit测试结果画面上的红线表示存在至少一个测试未通过,本例是所有测试均失败。 3 修改代码 修改代码的目标是使得失败的测试全部通过,可以按照以上7个失败方法依次修改,各个突破。最终测试结果画面亮起绿灯,表示编写的脚本已经一致通过,无需再修改代码了。如下图为还未通过最后两项测试的MyFormatter测试效果图。 此时的测试对象代码如清单3所示: 清单3
import
java.util.StringTokenizer;
/***/ /** *日期格式化程序,将输入的日期字符串格式化为MM-DD-YYYY的形式 * */ publicclassMyFormatter... { publicstaticStringformatDate(StringstrUnFormatted)...{ //如果输入字符串为null,返回"" StringstrTemp=((strUnFormatted==null)?"":strUnFormatted); if(!strTemp.equals(""))...{ //if(!strTemp.matches("/d{1,2}-/d{1,2}-/d{2,4}"))return""; //使用StringTokenizer,依照"-"来分隔输入字符串 StringTokenizerst=newStringTokenizer(strTemp,"-"); //分别取得年月日 StringstrMM=st.nextToken(); StringstrDD=st.nextToken(); StringstrYYYY=st.nextToken(); if(strMM.length()<2&&Integer.parseInt(strMM)<10)...{ //给只有一位数字的月份在高位补一个0 strMM="0"+strMM; } if(strDD.length()<2&&Integer.parseInt(strDD)<10)...{ //给只有一位数字的日期在高位补一个0 strDD="0"+strDD; } if(strYYYY.length()<4&&Integer.parseInt(strYYYY)<100)...{ //给两位数字的年份的高位补上20 strYYYY="20"+strYYYY; } strTemp=strMM+"-"+strDD+"-"+strYYYY; } returnstrTemp; } } 4 完成测试 如上所示,前5个测试案例已通过了检测,证明逻辑没有问题。通过研究测试案例发现,是由于不符合最后的要求即测试该程序是否在输入了其他不符合MM-DD-YYYY格式的任意字符串时(如输入字母,或者非“-“的分隔符等情况) 返回”“,没有达到这个需求,而导致了错误,那么试着修改MyFormatter源代码,在代码清单3中这个地方16行把注释去掉://if (!strTemp.matches("//d{1,4}")) return "";,即使用正则表达进行验证。 这一次JUnit测试完全通过,如下图所示: 至此,TDD的前4个步骤已经完成了,最后一步的重构主要就是改善代码结构,剔除冗余,优化性能等,这不在本话题之内所以不作展开。当然,重构完成后需要重新运行一下整个测试,确认测试结果是绿灯以后,那么完成了一次TDD的实践。 总结 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例子,但已经可以开始看出部分写单元测试的好处:1、保证了类的功能是被实现的,满足几种情况下,如将来出现新的情况时再补充。2、重构时不怕重构会产生新的问题。3、对集成测试有保证。4、保证了写出来的类是符合需求的。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