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李大同 (https://www.lidato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PostgreSQL的查询执行时间与caches

发布时间:2020-12-13 17:38:46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缓冲区对于查询执行时间的影响: 在 PostgreSQL的 psql 中执行查询,设置 timing 来显示查询执行时间,会发现第一次执行时间长,第二次及以后的该查询执行时间要比 第一次短的多。 为了去除cache数据对于查询时间的影响。通过及时的清除缓冲数据。 清除缓冲

缓冲区对于查询执行时间的影响:

在 PostgreSQL的 psql 中执行查询,设置 timing 来显示查询执行时间,会发现第一次执行时间长,第二次及以后的该查询执行时间要比

第一次短的多。

为了去除cache数据对于查询时间的影响。通过及时的清除缓冲数据。

清除缓冲区方案有如下两种:

(1)利用linux自身的清除缓存方法,如:

/proc/sys/vm/drop_caches的值,默认为0

简单说,清除系统对内存的cache,使用root 权限做下面几步:

sync;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sync; echo 0 > /proc/sys/vm/drop_caches

proc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对它的读写操作作为与kernel实体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调整/proc/sys/vm/drop_caches来释放内存,来对当前kernel的行为做出调整。

0 – 不释放

1 – 释放页缓存,清空最近访问过的文件页面缓存

2 – 释放dentries和inodes,清空文件节点缓存和目录项缓存

3 – 释放所有缓存,清空1和2所有内容的缓存

Linux内核会将它最近访问过的文件页面缓存在内存中一段时间,这个文件缓存被称为pagecache。Inode是linux/unix操作系统中的一种数据结构,包含了各文件相关的一些重要信息。在创建文件系统时,就会同时创建大量的inode。一般inode表会占用文件系统磁盘空间的1%。


(2)在PostgreSQL中添加模块

在Oracle数据库中,使用alter system flush buffer_cache,就可以把cache住的数据块从内存中刷出去,查看源代码,发现了两个函数DropRelFileNodeBuffers和DropDatabaseBuffers。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