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聚集索引,群集索引)
聚簇索引:物理索引,与基表的物理顺序相同,数据值的顺序总是按照顺序排列,语句为:
1
索引默认为非聚簇索引
(4). 使用场景
在上面讲到了优缺点,那么肯定会对何时使用索引既有点明白又有点糊涂吧,那么下面总结下:
a. 当某字段数据更新频率较低,查询频率较高,经常有范围查询(>,<,=,>=,<=)或order by、group by发生时建议使用索引。并且选择度越大,建索引越有优势,这里选择度指一个字段中唯一值的数量/总的数量。
b. 经常同时存取多列,且每列都含有重复值可考虑建立复合索引
(5). 索引使用规则
a. 对于复合索引,把使用最频繁的列做为前导列(索引中第一个字段)。如果查询时前导列不在查询条件中则该复合索引不会被使用。
如create unique index PK_GRADE_CLASS on student (grade,class)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class = 2未使用到索引
select * from dept where grade = 3使用到了索引
b. 避免对索引列进行计算,对where子句列的任何计算如果不能被编译优化,都会导致查询时索引失效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tochar(grade)=’2′
c. 比较值避免使用NULL
d. 多表查询时要注意是选择合适的表做为内表。连接条件要充份考虑带有索引的表、行数多的表,内外表的选择可由公式:外层表中的匹配行数*内层表中每一次查找的次数确定,乘积最小为最佳方案。实际多表操作在被实际执行前,查询优化器会根据连接条件,列出几组可能的连接方案并从中找出系统开销最小的最佳方案。
e. 查询列与索引列次序一致
f. 用多表连接代替EXISTS子句
g. 把过滤记录数最多的条件放在最前面
h. 善于使用存储过程,它使sql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Sqlite不支持存储过程::>_<::)
(6)索引检验
建立了索引,对于某条sql语句是否使用到了索引可以通过执行计划查看是否用到了索引。
2、使用事务
使用事务的两大好处是原子提交和更优性能。
(1) 原子提交
原则提交意味着同一事务内的所有修改要么都完成要么都不做,如果某个修改失败,会自动回滚使得所有修改不生效。
(2) 更优性能
Sqlite默认会为每个插入、更新操作创建一个事务,并且在每次插入、更新后立即提交。
这样如果连续插入100次数据实际是创建事务->执行语句->提交这个过程被重复执行了100次。如果我们显示的创建事务->执行100条语句->提交会使得这个创建事务和提交这个过程只做一次,通过这种一次性事务可以使得性能大幅提升。尤其当数据库位于sd卡时,时间上能节省两个数量级左右。
Sqlte显示使用事务,示例代码如下: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