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李大同 (https://www.lidato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ORACLE多表查询优化

发布时间:2020-12-12 14:44:50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ORACLE多表查询优化 ORACLE有个高速缓冲的概念,这个高速缓冲就是存放执行过的SQL语句,那oracle在执行sql语句的时候要做很多工作,例如解析sql语句,估算索引利用率,绑定变量,读取数据块等等这些操作。假设高速缓冲里已经存储了执行过的sql语句,那就直接

ORACLE多表查询优化

ORACLE有个高速缓冲的概念,这个高速缓冲就是存放执行过的SQL语句,那oracle在执行sql语句的时候要做很多工作,例如解析sql语句,估算索引利用率,绑定变量,读取数据块等等这些操作。假设高速缓冲里已经存储了执行过的sql语句,那就直接匹配执行了,少了步骤,自然就快了,但是经过测试会发现高速缓冲只对简单的表起作用,多表的情况完全没有效果,例如在查询单表的时候那叫一个快,但是假设连接多个表,就龟速了。
最重要一点,ORACLE的高速缓冲是全字符匹配的,什么意思呢,看下面三个select

   
   
    
    --
    
    No.
    
    1
    
     select 
    
    *
    
     from tableA; 
    
    --
    
    No.
    
    2
    
     select 
    
    *
    
     From tableA; 
    
    --
    
    No.
    
    3
    
     select 
    
    *
    
     from tableA;
   
   

这三个语句乍一看是一样的,但是高速缓存是不认的,是全字符匹配的,索引在高速缓存里会存储三条不同的语句,说到这里,又引出一个习惯,就是要保持良好的编程习惯,这个很重要

ORACLE多表优化我积累了一些,都是常用的,介绍下

一、FROM子句后面的表顺序有讲究

先说为啥,ORACLE在解析sql语句的时候对FROM子句后面的表名是从右往左解析的,是先扫描最右边的表,然后在扫描左边的表,然后用左边的表匹配数据,匹配成功后就合并。 所以,在对多表查询中,一定要把小表写在最右边,为什么自己想想就明白了。例如下面的两个语句:

-- No. 1 tableA:100w条记录 tableB:1w条记录 执行速度十秒 select count( * ) from tableA,tableB; -- No. 2 执行速度百秒甚至更高 select count( * ) from tableB,tableA;

这个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要确认非常有用。

还有一种是三张表的查询,例如

select count( 1 ) from tableA a,tableB b,tableC c where a.id = b.id and a.id = c.id;

上面中tableA 为交叉表,根据oracle对From子句从右向左的扫描方式,应该把交叉表放在最末尾,然后才是最小表,所以上面的应该这样写

-- tableA a 交叉表 -- tabelB b 100w -- tableC c 1w select count( 1 ) from tableB b,tableC c,tableA a where a.id = b.id and a.id = c.id;

这种写法对大数据量会非常有用,大家谨记,也是很常用的。

二、Where子句后面的条件过滤有讲究,ORACLE对where子句后面的条件过滤是自下向上,从右向左扫描的,所以和From子句一样一样的,把过滤条件排个序,按过滤数据的大小,自然就是最少数据的那个条件写在最下面,最右边,依次类推,例如

   
   
    
    --
    
    No.
    
    1
    
     不可取 性能低下 select 
    
    *
    
     from tableA a where a.id
    
    >
    
    500
    
     and a.lx 
    
    =
    
     
    
    '
    
    2b
    
    '
    
     and a.id 
    
    <
    
     (select count(
    
    1
    
    ) from tableA where id
    
    =
    
    a.id) 
    
    --
    
    No.
    
    2
    
     性能高 select 
    
    *
    
     from tableA a where a.id 
    
    <
    
     (select count(
    
    1
    
    ) from tableA where id
    
    =
    
    a.id) and a.id
    
    >
    
    500
    
     and a.lx 
    
    =
    
     
    
    '
    
    2b
    
    '
   
   

三、使用select的时候少用*,多敲敲键盘,写上字段名吧,因为ORACLE的查询器会把*转换为表的全部列名,这个会浪费时间的,所以在大表中少用

四、充分利用rowid ,可以用rowid来分页,删除查询重复记录,很强大的,给两个例子:

-- oracle查找重复记录 select * from tableA a where a.rowid >= (select min(rowid) from tableB b where a.column = b.column) -- oracle删除重复记录 delete from tableA a where a.rowid >= (select min(rowid) from tableB b where a.column = b.column) -- 分页 start = 10 limit = 10 -- end 为 start + limit -- 1 .查询要排列的表A -- 2 .查询A表的Rownum找出小于end的数据组成表B -- 3 .查询B表通过rownum找出大于start的数据完成 -- 简单的说先根据end值过滤数据,然后在根据start过滤数据 SELECT * FROM (SELECT a. * ,ROWNUM rn FROM (SELECT * FROM uim_serv_file_data ORDER BY OUID) a where ROWNUM <= 20 ) b where rn > 10 order by ouid desc

五、存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多用commit了,既可以释放资源,但是要谨慎。

六、减少对数据库表的查询,这个很重要,能减少就减少,因为在执行语句的时候oracle会做很多初始工作。

七、少用in,多用exists来代替

-- NO. 1 IN的写法 SELECT * FROM TABLEA A WHERE A.ID IN (SELECT ID FORM TABLEB B WHERE B.ID > 1 ) -- NO. 2 exists 写法 SELECT * FROM TABLEA A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TABLEB B WHERE A.ID = B.ID AND B.ID > 1 )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