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李大同 (https://www.lidato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ORACLE 中in与exists语句的区别(一)

发布时间:2020-12-12 14:28:21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B) 以上查询使用了 in 语句, in ()只执行一次,它查出B表 中 的所有id字段并缓存起来.之后,检查A表的id是否与B表 中 的id相等,如果相等则将A表的记录加入结果集 中 ,直到遍历完A表的所有记录. 它的查询过程类似

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select id from B)

以上查询使用了in语句,in()只执行一次,它查出B表的所有id字段并缓存起来.之后,检查A表的id是否与B表的id相等,如果相等则将A表的记录加入结果集,直到遍历完A表的所有记录. 它的查询过程类似于以下过程

List resultSet=[]; Array A=(select * from A); Array B=(select id from B);

for(int i=0;i<A.length;i++) { for(int j=0;j<B.length;j++) { if(A[i].id==B[j].id) { resultSet.add(A[i]); break; } } } return resultSet;

可以看出,当B表数据较大时不适合使用in(),因为它会B表数据全部遍历一次. 如:A表有10000条记录,B表有1000000条记录,那么最多有可能遍历10000*1000000次,效率很差. 再如:A表有10000条记录,B表有100条记录,那么最多有可能遍历10000*100次,遍历次数大大减少,效率大大提升.

结论:in()适合B表比A表数据小的情况

select a.* from A a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B b where a.id=b.id)

以上查询使用了exists语句,exists()会执行A.length次,它并不缓存exists()结果集,因为exists()结果集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集是否有记录,如果有则返回true,没有则返回false. 它的查询过程类似于以下过程

List resultSet=[]; Array A=(select * from A)

for(int i=0;i<A.length;i++) { if(exists(A[i].id) { //执行select 1 from B b where b.id=a.id是否有记录返回 resultSet.add(A[i]); } } return resultSet;

当B表比A表数据大时适合使用exists(),因为它没有那么遍历操作,只需要再执行一次查询就行. 如:A表有10000条记录,那么exists()会执行10000次去判断A表的id是否与B表的id相等. 如:A表有10000条记录,B表有100000000条记录,那么exists()还是执行10000次,因为它只执行A.length次,可见B表数据越多,越适合exists()发挥效果. 再如:A表有10000条记录,还不如使用in()遍历10000*100次,因为in()是在内存里遍历比较,而exists()需要查询数据库,我们都知道查询数据库所消耗的性能更高,而内存比较很快.

结论:exists()适合B表比A表数据大的情况

当A表数据与B表数据一样大时,inexists效率差不多,可任选一个使用.

(编辑:李大同)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